阳光透过塑料薄膜,照射在绿油油的韭菜上。农历腊月二十八,在博兴县庞家镇乡村振兴产业示范中心韭菜大棚里,十余名来自附近村庄的妇女,正在整理刚割来的韭菜,然后称重,装进印有“国庞”商标的包装箱里。
据了解,赵阳阳是该大棚的负责人,在指挥大家整理装包韭菜的同时,他的电话不断,一遍遍告诉来电者自家大棚所在的位置:“你过了长深高速博兴收费站,沿着205国道往北走1公里,路东就是了,10元一斤,你要多少?”同样是韭菜,市场上卖到三、四元,而这里的韭菜为什么卖到10元一斤?
据赵阳阳介绍,这块地有8分,也就530多个平方米的面积,像这样的大棚,产业示范中心有40个,今冬种植了19个。种植的品种叫雪韭,抗旱抗寒,而种植的土壤属于盐碱地,适合种植。为了增加土壤的有机质,他们将大豆晒干、炒熟、打碎,然后埋进土壤自然分解,逐步改良。这种方法经过试验,效果很好,一经面世,就受到了人们的青睐。大棚运行两年多来,这里的韭菜已经成为当地的一个特色品牌。目前,19个大棚每茬产量在300公斤左右,预定人很多,销路不愁。
据了解,大棚由庞家镇绿机源种植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每年产生的收益交博兴县乡村振兴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一部分后,合作社内部进行分红。近年来,庞家镇通过党建引领,将产业振兴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安排贫困群众、残疾人在大棚从事简单工作。通过这种形式,成功地帮助8名贫困残疾人实现就业。
下一步,合作社还将在羊桥村建立三个更为现代化的暖棚,为残疾人就业提供更多机会,工资不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