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群众满意,始终是我工作的信心和动力”
——记滨城区彭李街道第一网格网格员李新民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田中岳通讯员夏玉忠
  李新民,滨城区彭李街道富安社区第一网格网格员,已从事网格工作三年多时间。他每天穿行在小区与群众之间,发现问题、了解民情、宣传政策、调解矛盾纠纷、提供帮办代办服务,成为他工作的常态。
  从刚开始工作的茫然无措、无从下手,到现在的信心满怀、从容不迫,作为一名退伍军人,他时时以合格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处处展现退伍不褪色的军人风范。他始终以群众满意为目标,扛牢肩上沉甸甸的责任,用心用情用力在网格里耕耘,贴心暖心地服务着每一位群众,也使自己成为街道、社区与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连续三年被街道评为全科大网格“年度之星”。
  有一次,某小区业主向李新民反映,楼道的灯已经有段时间不亮了,晚上都是用手机照亮上下楼,况且这个楼道里还住着一位80多岁的老人。他听后很着急,第一时间找到物业,物业人员说:“楼道电费欠费,交了费灯就亮,通知好久了,就是收不起来。”李新民了解情况后,就挨家挨户地做工作,有的白天不在家,他就晚上去,在家里找不到,他就电话或微信沟通,费尽周折、用足诚心,最终,楼道的灯亮了,业主们的心也跟着亮了。
  在网格中,更多的是类似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正是在办好这一件件小事的过程中,让李新民摸索出了“三勤”工作法,即手勤、腿勤、嘴勤。平时,他总觉得自己脑子笨,容易忘事,遇到事怕忘了,就用笔本记下来,慢慢养成了记笔记的习惯,这就是“手勤”。他经常和居民沟通交流,对大家提出的问题,他有很多自己不懂的,就向同事和领导咨询,问好了再和居民沟通,给群众满意的答复,练就了“嘴勤”的功夫。作为网格员,还要沉下去、蹲下来、俯下身,每天都在网格内不停地转,多听居民意见,仔细查找辖区内的卫生死角和安全隐患,多发现不同问题和意见,及时处置、反映,赢得了群众的赞许,他也跑出了“腿勤”的习惯。“我认为,网格员不光是政策和法规的‘宣传员’、社情民意的‘信息员’、化解矛盾和纠纷的‘调解员’、人民群众的‘服务员’,更是党和政府的‘代言员’,我一直在努力,还要更加努力。”李新民说。
  谈起网格工作,李新民有三点感悟。首先,怀着感恩的心工作。他从部队回到地方,先上班后又下岗,直到2018年有了网格员这份职业,使他不再为失业而发愁,他从心里珍惜和感恩,并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工作干好。其次,用平静的心干活。网格员工作比较繁杂,除了日常的社情民意调查、政策传达、通知张贴、各项普查、安全隐患排查、群众求助、疫情防控、疫苗接种等工作,还要参加志愿服务、创城观摩等各种应急活动,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活。“尽管如此,我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沉着冷静、积极应对,哪里急哪里挡,时刻提醒自己,关键时刻不掉链子!”李新民说。那是在疫情防控的重要时期,他接到一个电话,说网格内没出隔离期的骆某想出小区,谁也劝不住,他放下电话立刻骑电车赶过去。骆某是个20多岁的小伙子,是“五保一”重点人员,那时正在实行居家隔离。他性格孤僻,很少与人沟通,个子高大,身体壮实,犟起来谁都拦不住。当时他已经在家呆了13天,离出隔离期还差1天,但他一心想出去给他母亲送菜和馒头。了解情况后,李新民一边与骆某解释耐心劝导,一边答应帮他给其母亲送菜、送馒头,小伙子犹豫了好久,才慢慢退回家中。李新民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却不觉上衣已经被汗水浸透。第三,用温暖的心接近群众。工作中,李新民把群众当亲人,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办,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他这人值得托付,我们有事都愿意跟他说,并且每一件事都会办得让俺们满意放心!”检察院小区居民李同平说。
  人心换人心,李新民用自己的真诚、温暖感化着居民,居民也用信任、感动和配合予以回报,每次看到居民们脸上会心的笑容,都能让他忘记所有的委屈和苦累,心中有说不出的成就感。“群众满意就是我工作的信心和动力。三年多来,我所在的网格内,无越级上访和群体性事件发生,安全事故和治安案件为零,群众对我们工作的满意度大幅提升,我也在平凡的工作中升华着自己的人生、体现自己的价值。”李新民自豪地说。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