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社局牵头负责“劳动力市场监管”指标排名靠后,成绩不理想,说明我们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上还存在问题和短板。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在人力、精力上投入不足,没有在高标准定位上凝聚起强大的工作合力,导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落实力度不足。二是工作缺少创新突破。基础性工作做得不牢,尤其在创新工作流程、压缩办理时限、减少材料提供等方面上还存在差距,企业和群众办事体验有待提升。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更精准服务市场主体,我们承诺重点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确保“劳动力市场监管”指标进入全省前八、力争前五。
一、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再完善。一是最大限度缩短就业失业补贴发放时限,为失业人员提供优质迅捷服务。进一步精减流程、缩短时限,加快审核拨付速度,失业补助金申领即时受理、即时核发,1个工作日内办结。二是拓展就业补贴申领渠道,提升企业和劳动者办事体验。9月底前在全省率先建成“公共就业网上服务大厅”,将“就业补助资金”包含的20项补贴全面纳入平台,全部实现网上办理。建立“政策找人、无形认证”机制,通过大数据比对符合条件人员自动发放补贴,实现大学生生活补助等“免申即享”,确保就业补贴申领事项走在全省前列。三是搭建用工余缺调剂平台,为共享用工提供精准对接服务。打造滨州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劳动力资源和岗位供给两个信息库,实现岗位人员精准对接、灵活就业即时对接、重点群体就业优先对接、共享用工人工服务对接,为全市农村富余劳动力、灵活就业个人、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提供全方位就业服务。9月底前完成建设,建成后我市将成为全省第一个实现市域范围内共享用工的市。四是9月底前完成就业失业登记和社会保险登记合并办理,实现“一次登录、一步办结”。目前我们正在开发建设新版“三口合一”信息系统,实现劳动合同备案、就业失业登记、社会保险参保登记同步办理、同时办结。
二、专业技术人才服务效能再提升。一是进一步优化业务办理流程。在我市今年6月已实现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跨地区互认业务和在线核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将申报纸质材料改为网上传输,提升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跨地区互认业务便捷度。二是进一步扩大电子证书使用范围。将全日制院校毕业生职称认定、职称证书补办等业务纳入“全程网办”范畴,及时制发电子证书,在职称评审、认定、补证等全部路径和初、中、高级全部级别,实现电子证书全覆盖和信息跨地区网上核验。
三、劳动保障再用力。一是开展“和谐同行”能力提升行动。开展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园区)评价活动,会同市总工会、工商联等部门于10月底前选树一批有影响力的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园区)典型。9月底前在全市认定一批标准化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并向省级推荐“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组织“送法进企业”、“走进仲裁庭”、规范企业规章制度等活动,深入了解企业需求,推送人社政策。二是强化劳动保障行政执法。抓好《滨州市工程建设领域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办法》落实落地,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工程建设领域市场秩序清理整顿行动,加大对恶意欠薪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对存在制度落实不到位的企业加大惩戒力度,充分发挥重大违法行为社会公布和“黑名单”管理的惩戒作用,实现欠薪案件数量大幅下降。三是强化农民工工资监管平台应用。加大省农民工工资监管平台运行维护力度,让所有符合条件的在建工程项目全部纳入平台监管,及时预警化解问题。加大培训力度,提升项目工地劳资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9月底前建成我市农民工工资欠薪线索反映平台,实现案件发生在哪里、解决在哪里,进一步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