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渤海国际春节 “不打烊” 留住滨州烟火气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滨州网记者宋静涵
  要说滨州烟火气十足的地方那首推渤海国际,,车辆车辆、、行人川流不息,是滨州众所周知的商业街、繁华区。往年,这里的商户腊月二十五以后就陆续关门了,今年大半商户选择就地过年,腊月二十八依然热闹欢腾,让在本地过年的市民假期里依然享受到美食和欢乐。
  2月9日,记者一路从渤海国际的西边入口进来,很多游玩设施映入眼帘,不时传来孩子的欢声笑语,中心地带被各种美食亭围了一圈。鱿鱼被炭火烤得滋滋冒油,炸串在油锅里翻滚,各种流行歌曲此起彼伏,夹杂着烤粉丝、臭豆腐的香气,引得行人垂涎欲滴。渤海国际的小吃摊位,都围成一个圆形,周边辐射带动各种小饰品、玩具和游乐设施。这里的小吃最抢眼,从东北的烤冷面、炸串到安徽板面、牛筋面,从湖南的臭豆腐到四川的麻辣烫,一应俱全。
  据了解,渤海国际商圈外地人占了一半多,今年他们大部分选择不回家,留在滨州过年。来自黑龙江佳木斯的邢大姐1998年就来滨州经营烤鱿鱼了,20多年卖的鱿鱼新鲜、美味,人送外号“鱿鱼姐”,她索性申请了商标。“老家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就不回去添乱了。”她麻利地翻着铁板上的鱿鱼,笑嘻嘻地说。据她介绍,来这些年了,早已在滨州安家落户了,老公下岗七八年了,互相配合着一起卖烤鱿鱼,日子倒也过得红火。“鱿鱼姐”改不了的乡音传达着对老家的思念:“一个屯里天不亮就互相拜年,热热闹闹的,唠不完的嗑。”
  同样来自东北黑土地的斌哥从2008年来滨州就在路边摆摊、开大排档。后来颇有生意眼光的他又瞄上了炸串,一干就是10年,挣钱安了家,孩子也在这边上学了。去年因为老母亲病危他赶回去一趟,今年就不回去了。“我年三十休一天,初一就开门。”他一边熟练地在炸串上撒着小料,一边跟记者聊着,打包、封口、装袋递到顾客手里。
  还有大家都熟知的“生蚝哥”“扇贝姐”,他们2019年来到滨州,先是开饺子馆,不景气,没想到做小吃做出了名气,他们也见证了渤海国际的发展,彼此有了深厚的感情,就像一家人一样。谁家有个什么需要都互相帮忙,对待顾客热情周到,很多人都和他们成了朋友。记者问到海鲜的冷链问题时,“扇贝姐”乐呵地说:“海鲜不走冷链,都是每天早上从威海乳山发货,用最新鲜的生蚝、扇贝。我们也不进多了,就够一天卖的!”
  渤海国际还有很多像他们这样的老商户,修鞋匠人仲师傅,乐陵人,2008年在渤海国际新世纪影城旁搭的小屋里。转眼十几年过去了,他依然坚守着,麻利的飞针走线,修鞋、修包手法娴熟,手缝的针脚密实、整齐。“家里还有70多岁的老母亲,今年响应就地过年的号召,咱也不添乱。只要人们还需要修鞋修包,我就一直在这里干下去。”今年已经51岁的仲师傅说道。
  南来北往,日复一日,渤海国际的商户和维护商圈秩序、环境卫生的社区工作人员辛勤耕耘着这里,给滨州市民带来最真实的烟火气。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