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瞄准高端化、集群化、品牌化、绿色化方向,以开放促转型
邹平市打造世界高端铝业基地核心区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李淑霞通讯员高雷
  铝业是山东的重要产业,但长期以来研发能力弱、产业链条短、产品低端化、国际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山东铝业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邹平市坚持以开放促转型,立足产业基础,瞄准高端化、集群化、品牌化、绿色化方向,把开放合作作为推动铝业转型、加快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在引进深加工企业、招引高端项目、打造园区平台、集聚创新资源等方面持续发力,成功建设“中国铝谷”大宗商品交易、科技研发、工业设计、金融服务等平台,加快打造魏桥铝深加工产业园、魏桥轻量化基地、中德轻量化产业园三大园区,世界高端铝业基地“核心区”逐步成势、快速崛起。2020年,邹平国家高端铝材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入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成为全国11家之一、山东省率先上榜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铝业以开放促转型做法入选全省18个对外开放典型案例,为滨州市唯一。
  全球招商,以开放重塑产业“价值链”
  针对产业链条短、产品低端化、附加值不高等问题,邹平市以价值链为导向,对产业链进行全面重塑。
  对产业上游,加快绿色替代。再生铝能耗不足电解铝的5%,排放不及电解铝的3%,具有高性能、低能耗特点。引进全国最大的再生铝生产企业台湾新格集团,落地年产30万吨再生铝项目;签约总投资14.8亿元的中德宏顺循环科技合作项目,年拆解报废汽车10万辆,回收处理废铝50万吨;创新集团等再生铝项目顺利实施,125万吨产能即将释放。积极利用富余氧化铝资源开展铝基新材料招商,年产10万吨精细氧化铝项目一期投产,产品应用于电子、建筑、国防、军工等领域,塑造了新的产业链条。充分利用全球资源保障产业发展,魏桥创业成功开辟“铝业海上丝绸之路”,几内亚铝土矿、印尼氧化铝项目进展顺利。
  对产业下游,做大深加工板块。立足优质原铝资源优势,把招商目标锁定全国、全球铝业发达地区,积极引进铝终端、高端项目,推动初加工产品全部就地转化,在价值链上再造一个新魏桥。对末端固废,实施循环利用。与山东高速、省交通科学院合作,在世界上首次将拜耳法赤泥用于高速公路建设,每公里可消纳赤泥20—30万吨;与世界500强中国建材集团建设年消化135万吨脱硫石膏项目,打造了循环产业新增长点。
  引企入园,以开放培育集群“生态圈”
  邹平市聚力园区建设,做强开放平台,放大集群优势,抢占全国铝业领跑地位,重点打造了三大园区,叫响三张国家级名片。
  国家级铝精深加工特色产业示范区。利用原长星集团厂区“腾笼换鸟”建设的魏桥铝深加工产业园现已入驻上海、广东、福建等地高端项目25个,铝深加工能力突破115万吨。
  全国最大全流程汽车轻量化研发制造基地。依托魏桥创业集团闲置厂房打造的魏桥轻量化基地,已形成“铝原料—汽车用铝合金材料—汽车总成—废铝再利用”产业闭环。
  国家级邹平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滨州首批完成开发区体制改革,集中力量抓招商、抓产业,擦亮国家级开发区品牌,打造对外开放的桥头堡、高质量发展主阵地。目前,正加快建设全球首创的中德轻量化技术转移与产业示范小镇,充分发挥滨州保税物流中心开放平台作用加快升级综合保税区。同时,启动实施相关配套建设,为外来投资者提供全方位、高水平配套服务,形成吸引国际高端项目集聚区。
  多方引智,以开放做强创新“源动力”
  支持企业借智。邹平市100余家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成功落地2个院士工作站,魏桥创业集团与苏州大学成功合作研发7类高性能铝合金材料;西王集团与中科院金属所深度合作,主持和参加制定国家、行业标准28个;中国科学院大学、魏桥创业集团、中信信托三方签约,共建魏桥国科(滨州)研究院,掀开科技链、产业链、金融链融合发展新篇章。
  强化政府平台聚智。搭建“中国铝谷”公共服务平台,助力科技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先后落地建成3个中心,均为全省县级唯一:上线、成立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山东省铝业综合技术转化中心等。目前,百余家金融、设计、研发等企业和机构陆续入驻,同步建设资源共享、研发检测等八大平台,人才、政策、市场等八大资源库,打造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科创综合体。
  资源共享,以开放塑造营商“首善区”
  坚持资源大开放、要素全共享,营造区域最优、保障最强、服务最好的发展环境。
  筑巢引凤,共享发展空间。盘活闲置低效土地1000余亩,利用闲置土地吸引落地项目38个。坚持标准地改革、标准厂房建设、特色园区同步打造,实现土地高效利用。近年来,挂牌、出让标准地9宗近400亩,亩均税收位居滨州前列;启动标准厂房建设100万平方米以上,面积位居滨州第一。
  筑基固本,培强承载保障。实施“公改铁”,邹平货运铁路投用后每年可降低企业运输成本30—50亿元,并彻底解决扬尘、货车围城、城市治理等问题;全力配合实施小清河复航、乐安黄河大桥、济高高速等重大工程,构建水路、公路、铁路立体化交通格局。坚持破产核销、基金支持、深化混改、产融服务多措并举,全方位优化金融环境。
  筑质提效,配套最优服务。按照国内一流、省内领先、群众满意的标准,深化流程再造,提升服务效率,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全程网办”、企业开办一日完成、蓝章容缺应容尽容,重大工程项目20个工作日完成本级审批。启动高铁片区、湖西片区、城市中轴线、新民片区、杨堤片区等重点片区开发,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全面解决邹周路、北外环、焦临路等城市环境顽疾,城市环境和招商吸引力全面提升。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