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敏 通讯员张旭东报道)春节至元宵节期间,滨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星火课堂”连续举办了7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文化迎新年、闹元宵活动,累计300余名青少年和家长参与其中。
课堂上,孩子们剪纸窗花,学技巧、悟寓意;制作清河镇木版年画,传承历史韵味;写春联送福字,体验墨香中的新春祝福。
元宵节前,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将800年历史的胡集书会“搬进”星火课堂,开展非遗地方戏曲普及、民间艺人手扎灯笼与猜灯谜活动。多彩的非遗活动丰富了青少年们的假期生活,让孩子们在蛇年新春的欢笑中,传承文化、接受教育。
“星火课堂”是山东省少先队星火阅读计划在滨州推广的创新实践,旨在塑造有“根”和“魂”的红色教育品牌,通过叫响“星火课堂、名师名课,为党育人、培根铸魂”口号,开展专家讲座活动50余场,教育引导青少年3000余人。
下一步,“星火课堂”将继续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更多青少年在文化的滋养下茁壮成长,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