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子强通讯员李娟李天一张天翼报道)近年来,全市供销社系统聚焦打造农业社会化服务生力军、打造农村商品市场“国家队”、打造农资流通服务主渠道“三件大事”,聚力建设农资保供稳价、全程托管服务、基层组织振兴、农产品应急保障、社有企业培育壮大“五大体系”,推动供销事业高质量发展。市供销社先后被评为“全省供销社系统先进集体”“全省五一劳动奖”,连续7年荣获全省供销社系统综合业务评价一等奖,累计获市委、市政府及时通报表扬11次。2024年前11个月,全系统实现销售总额1667亿元,列全省第一位。
为农服务领域不断拓展。牵头组建滨州供销农业社会化服务联合体,建成综合性为农服务中心64处,发展农业服务龙头企业8家,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748万亩次,连续2年争取中央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项目资金2710万元,开展9500亩土地整镇域托管,带动10个村集体年均增收20万元以上。现代流通精准突破,4个县市区社分别获批全国总社流通网络强县等7个称号,全市建成县域综合集配中心6个,新建改造乡镇综合站41个、农村综合服务社324个。打造100个标准型流通网点,打通“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双向通道。
供销农资主渠道加速构建。参与建设全省“5+5+N”农资仓储配送体系,总投资6000万元的山东供销农资智能仓配和应急保障(滨州)基地正式落地,省市县三级出资4500万元,组建山东供销农业服务集团滨州有限公司,以此为龙头规划布局6个县域农资集配中心、277个镇村供销农资综合服务站(社),在农业主产区实现农资供应1小时内送达。做大全市农资统采联盟,2024年累计统采额3万吨,年内销售农资30万吨,农资仓储能力达到10万吨。
基层组织实力积厚成势。累计恢复重建、规范提升基层社41个,创建国家级示范社20个、省级高质量发展示范社11个,3个案例入选省社基层组织建设案例汇编,2处农民专业合作社入列中国500强前10位,1处被授予全省乡村振兴突出贡献奖。2024年1—11月,全市基层社实现营业收入13.82亿元,同比增长6.34%。建立健全“三会”制度,市县全部召开社代会,实现全覆盖。
合作金融服务更加精准。市县两级在全省率先实现合作发展基金全覆盖,累计到位10.5亿元,使用9.8亿元支持40余个为农服务项目建设,基金规模列全省第一。全系统投保农险面积21万亩,保额2亿元。社有企业稳步壮大,深入开展“扭亏增盈”“三降两清一扭”专项行动,做强社有龙头企业,建立“1+6+N”协同经营体系,形成省市县三级联动工作机制。
党的建设坚强有力。全市系统1个集体和1名个人获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先进集体、劳动模范表彰,市供销社先后荣获省级以上奖项7项,2人荣获全国总社统计竞赛先进个人,1名同志荣获省级乡村振兴先进表彰,“党建引领供销为农”成为全市优秀机关党建品牌,充分展现了“奋发向上、奋勇争先”的供销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