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构建面向特殊群体的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更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与协作,通过政策法规的支持、资源的合理配置、服务的持续创新和广泛的协作共享,可为特殊群体提供更加全面、高效和贴心的服务。
基层公共图书馆作为知识传播和文化服务的重要平台,对于满足特殊群体的信息需求和提升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社会对包容性和平等性要求提高,图书馆服务的普及和均等化成为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对面向特殊群体的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构建工作进行探究,以期为图书馆特殊群体服务改进提供有益借鉴。
特殊群体服务需求分析
特殊群体服务需求分析旨在了解并满足那些因身体、心理条件或其他特殊情况而对环境和服务有着特殊需求的人群。这些群体包括但不限于残疾人士、老年人、未成年人、少数民族同胞等。特殊群体服务需求的满足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只有通过综合性措施和创新服务方式,才能真正让特殊群体成员享受到应有的服务和尊严。
信息获取需求。特殊群体的信息获取需求涉及他们获取知识、了解社会动态、参与社会活动各个方面,需要提供多样化信息传播渠道和工具,简化信息获取流程和易于理解的信息呈现方式,以降低他们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难度。
文化多样性传承需求。文化多样性的传承需求关注保护和传播各个特殊群体的文化遗产,这不仅有助于保持社会的多元性、让更多人了解和接触到不同群体的文化特色,也是对特殊群体身份和历史的尊重。
无障碍服务需求。无障碍服务需求强调为特殊群体提供方便、安全的环境和服务,确保特殊群体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自主性和便利性。
便捷阅读需求。便捷阅读需求针对那些在阅读方面存在障碍的群体,可提供大字体、高对比度的阅读材料;开发和推广电子阅读器和有声读物;在公共图书馆设立特殊阅读区域,提供专门的阅读辅助设备等,能极大满足特殊群体的阅读需求。
服务体系如何构建
打造一套机制,确保基层公共图书馆能向特殊群体提供高效率、有次序的服务,是其顺畅运转的核心。
基础设施层次。图书馆须对现有空间进行必要重构与优化,确保为所有读者提供平等接入服务,要让特殊群体直观了解图书馆提供的服务项目与各类资源分布情况。
人力资源层次。针对特殊群体,图书馆员工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成为至关重要的因素,针对图书馆环境,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提供服务的水准需进行多层次提升与优化。组建具备特殊教育知识背景的志愿者团队,为特殊群体在利用图书馆资源时提供专家级辅导。图书馆应倡导员工针对特定用户群体的独特要求,推出量身定制服务,激励员工积极参与进修和职业技能提升项目,通过专业化培训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及知识储备,进而更有效地满足特殊群体需求。
信息资源层次。图书馆服务优质与否,主要体现在信息资源丰厚程度以及读者获取这些资源的便捷性。针对特殊群体需要,图书馆应推行一系列创新方案,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加强数字资源建设,打造简易操作的网上资料库,让特殊群体便捷地搜索资料。
服务流程层次。围绕特殊群体实际需求优化服务流程,实施针对性措施,提升使用满意度。针对有特殊需要的群体,可主动提供上门服务,确保他们无需到馆也能享受到丰富的阅读资源。设置特殊群体专属服务时段也是一种有效的策略。图书馆需打造一套可移动使用的应用小程序和网络服务平台,专门收集各类特殊群体对阅读服务和资源配置的独到见解与建设性意见,对特定用户群体的特殊要求,制订有针对性的服务方案。
服务体系实施策略
围绕特殊群体优化公共图书馆基础设施,必须实行一系列周密计划,保障资源和服务能够持续且高效运作。
政策法规与支持。政府部门需制定和完善服务特殊群体的法规,明确图书馆在提供无障碍阅览、信息公平获取、定制化服务等方面的责任和义务,政府应提供必需的财政资助,包括为特殊群体打造的服务设施建设与维护资金,以及负责图书馆特殊群体服务馆员的专业培训经费。打造一套监管与评价体系,对那些服务水平卓越、深受特殊群体喜爱的案例给予奖励和推广,激发更多图书馆加入到服务特殊用户群体的行列。
资源配置与保障。图书馆应主动争取政府和社会各方的资金支持,用以采购特定读者需求的读物和辅助工具。关于人才储备,图书馆需对专业技能人才进行招募和培育,旨在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加精细化、人性化帮助。针对特殊群体,图书馆应配备适宜的硬件设施设备,并确保这些硬件得到及时保养与更新。与此同时,图书馆应构建资源共用体系,与学校、社区中心等机构展开协作,提升服务效能。
服务创新与拓展。图书馆应积极采用创新模式服务特殊群体,适应他们多样化需求。图书馆还应开展线上线下结合的服务,让特殊群体不仅能在馆内参与活动,还可以在家中网络参与,从而提升他们的参与度和社交机会。同时,还应拓展服务内容,提供职业培训、心理健康咨询等服务,帮助特殊群体提升生活质量和价值感。
协作共享与推广。图书馆应积极寻求与政府各部门的协作,以便在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方面得到更多帮助;与社会组织合作整合社区资源,为特殊群体提供更为全面的服务;与教育机构协作,有助于服务内容更加专业化;各级图书馆间通力协作,可共享专业人才,让馆员和志愿者接受更为专业的交流培训,提升服务品质;技术资源和信息资源的共享则有助于提升图书馆信息化服务水平。
作者系滨城区图书馆副研究馆员。本文系2024年度滨州市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面向特殊群体的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构建研究》研究成果,有删改,课题编号:24-SKGH-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