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芳,字廷芝,山西阳城县人,明朝万历四十年(1612年)任阳信县知县。
其间,当地连续三年发生严重的灾荒。张志芳临危不惧,他带头“捐秋季俸粮柴薪等银三十九两”,开设粥场。在长达三年多的救灾过程中,他每日率领一两个仆从,穿着破旧的衣服,骑一匹瘦马,奔走于阳信全县各个村落,与灾民同吃同住,艰苦备尝。他的救灾经验被上司刊刻成书,名曰《救荒实政》,大加推广,在官员考核中,获得“卓异”的评价。他因为不曲意逢迎,遭到指责,不被重用。
一次,一位太监路过阳信,张志芳以简单的清茶、蔬菜招待。太监说:“先生真是廉吏啊!清茶味道胜过美酒,哪里还用得着肉食啊!”他与张志芳携手进入内室,实际上是想借机观察张志芳家里的情况,只见粮囤中都是粗粮,案上也只有当地一般的土菜,墙上挂着破旧的衣服,只有一名老仆人烧火做饭。这位太监慨叹良久,不顾天色已晚,立即启程,离开阳信。在太监的干预下,张志芳升任凤阳府宿州知州。
张志芳离任后,阳信父老为他建立了生祠——贤侯祠。阳信名士曾明昌题写楹联:“七载恩留千载慕,一人泽沁万人心”。后来,河南巡抚、乐陵人张泼为张志芳故居题写匾额“天下清廉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