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渤海太守龚遂
侯玉杰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今沾化区一带就有人以煮盐为业。唐朝时在今日的沾化古城,即旧沾化县城处设招安镇,宋朝庆历二年(1042年),升镇为县,沿名招安县。因为县名不雅,金朝明昌六年(1195年)更名沾化县,取义于汉朝渤海太守龚遂治理渤海郡时,“海滨之民,复沾圣化”的意思。
  宋朝大观二年(1108年),皇帝赐滨州“渤海郡”名号。明朝时,滨州知州衙门大堂牌匾的匾额曾题写“绍龚”,即继承和发扬汉朝渤海太守龚遂勤政爱民精神的意思。
  龚遂,字少卿,生活在汉武帝至汉宣帝时期,是山阳郡南平阳县,即今天的山东省邹城市人。龚遂因为通晓儒学做了官,为昌邑王刘贺的郎中令。刘贺是汉武帝刘彻的孙子,他放荡成性,行为多不端。龚遂性格刚毅,为人正直,他内谏昌邑王,外责傅相,每次进谏,他都引经据典,陈述利害,晓以大义,讲到伤感之处,甚至痛哭流涕。龚遂当面指责昌邑王,言辞非常激烈,有时竟使昌邑王捂着耳朵边跑边喊:“郎中令羞辱人!”昌邑国中的人也都畏惧龚遂。昌邑王常与身边的拍马溜须、谄媚之徒在一起厮混,饮食无节,赏赐无度,致使封邑内政务不兴,府库空虚。龚遂晋见时,满眼含泪,用膝盖前行,左右大臣们也都感动得流泪,他请求为昌邑王选拔儒学高深、品德高尚的人侍奉左右,造成书香气氛浓厚、彬彬有礼的环境。昌邑王答应后,龚遂挑选郎中张安等10人入宫陪伴大王,可是,仅仅几天,就被昌邑王统统赶走了。从此,昌邑王愈加肆无忌惮,昌邑国岌岌可危。
  公元前74年,汉昭帝崩逝,无子承嗣,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等共立昌邑王刘贺为皇帝,原昌邑王府属官皆随京供职。刘贺被立为天子之后,更加骄奢淫逸,置国家大事于不顾,每天与近臣饮酒作乐,观看虎豹争斗,从车如云,到处胡作非为。昭帝生前刚刚开始复兴的西汉王朝又面临严重的危机。龚遂目睹这一切,甚为焦虑,多次进谏,刘贺根本不予理会。龚遂又去拜见了原昌邑王相、此时升任长乐卫尉的安乐,声泪俱下地劝安乐无论为己为国都应竭尽全力对刘贺犯颜直谏。不出龚遂所料,昌邑王即帝位仅27天,就被霍光等辅弼大臣以“淫乱”的罪名废黜了,同时迎立自幼长在民间的刘询为帝,是为汉宣帝。原昌邑群臣因纵容昌邑王纵欲无道而被杀的多达200余人,只有龚遂和中尉王阳因曾多次诤谏被免除死罪,但龚遂仍被处以剃去头发的髡刑,罚作城旦,服刑4年,主要是做修筑城墙等苦役,成了昌邑王的牺牲品。
  宣帝即位不久,渤海及其临郡一带即今渤海湾西南岸地区发生严重饥荒,地方官不体恤民情,逼得部分百姓聚而为盗,社会治安混乱。宣帝为此寝食不安,下诏选拔德才兼备的能人来治理,丞相、御史向宣帝举荐龚遂,于是皇帝任命他为渤海太守,又格外赏赐他黄金等物品,并派遣专门的驿传马车送他赴任。
  龚遂正式走马上任。渤海郡中的官员听说新太守来了,带领军队到边界进行迎接和保护,龚遂把所有的官员和队伍全部劝回。他感到事态严重,立即下令所属各县,将专门负责捕捉盗贼的机构全部撤销,宣布凡是拿着锄头、镰刀等农具的人都是良民,官吏不得随便查问;禁止百姓携带兵器,违者以盗贼论处。做了部署后,他才独自乘车来到郡府,郡中一片平和的气氛。许多百姓听到新太守的教令,见官府不以兵革胁迫,纷纷弃弓弩刀枪而持锄镰,旬月之间,那些打家劫舍的所谓盗贼也弃恶从善,大部分人又回到了土地上,大家都安居乐业。接着,龚遂开仓济贫,选用廉吏,惩处贪官,安抚民心,于是,渤海全境安定,秩序井然。
  龚遂发现渤海一带继承齐国的传统,风俗很是奢侈,喜欢从事商业活动,而不爱从事农业生产,他就鼓励百姓从事耕作和桑蚕养殖业,带头实行勤俭节约的作风。除以身作则外,龚遂还推行法令,规定郡内每人必须种1棵榆树、100棵薤菜、50棵葱、1畦韭菜,每家必须养2头母猪、5只鸡。有的百姓不安心生产,佩剑带刀,龚遂就劝他们卖掉刀剑,买来耕牛。龚遂还规定,春夏农忙季节农民不得离开土地,秋冬季节要把劳动成果收获好、贮藏好,他还鼓励农民多采集菱角、芡实等以备荒年。仅几年的时间,在龚遂的治理下,渤海郡中百姓家家都有了积蓄,官吏和百姓都很富足殷实,犯罪和打官司的人寥寥无几,渤海大治。
  数年后,因为政绩显著,汉宣帝特派使者到渤海郡召龚遂回京任职。龚遂既能干又诚实,宣帝很想重用他,拜他为公卿,但是,因为龚遂年龄太大了,不能太操劳,于是就任命他为水衡都尉,任命王生为水衡丞,以示表彰。水衡都尉掌管上林苑皇家园林,管理宫廷殿堂事务,负责宗庙祭祀,职位清贵,是皇帝的近臣,很得宣帝的尊重和亲近。不久,龚遂以80岁的高龄病逝于任上。
  龚遂一生以刚直不阿,勇于诤谏,为政清廉而闻名。他关心民众疾苦和国家兴亡,为国家安定,人民乐业做出了贡献,受到人民的敬重,后世把他与黄霸作为封建“循吏”的代表,合称为“龚黄”,是对他一生的褒奖和肯定。
  “龚黄”是封建时代廉洁勤政、优秀地方官的代名词,是楷模,而龚遂正是我们滨州最优秀地方官的代表。
  作者单位:中共滨州市委党史研究院(滨州市地方史志研究院)
  原文采自《滨州百名历史人物》,略有修改。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