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有一点‘辣味’,让每个党员干部都能红红脸、出出汗。”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民主生活会的核心内容,更是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剖析自我、检视问题、补足短板、巩固提升的有力武器。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发现,个别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对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不够重视,“辣味”不足,甚至有些变了味。
一是避重就轻,“辣味”变“淡味”。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应当直戳要害、不敷衍、不避讳。但在实际情况中,有的批评意见不痛不痒、寡淡无味,简单罗列鸡毛蒜皮的小事,对问题的根源避而不谈,以此掩盖错误,淡化问题。比如,有的批评某同志平时由于忙于日常事务,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党支部的组织生活不够;再比如,有的批评某同志理论学习主动性不够,只完成规定学习任务,深入学的意识不强。这些意见虽然是在批评,但没有“辣味”,如隔靴搔痒,起不到“红脸”“出汗”的效果。
二是似贬实褒,“辣味”变“甜味”。批评本是提出问题,找出短板,但有的却是“甜味四溢”,“客套话开头,奉承话居中,希望话结尾”,把批评与自我批评变成“夸夸会”“表扬会”“邀功会”。比如,有的批评某同志对工作高度重视,对同志十分关心,要求严格,工作细致、深入,敢打能拼,身体力行,建议下步要注意身体;再比如,有的批评自己一直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及时学习理论知识,但存在“用什么、学什么”的实用倾向,加之理论知识过于深邃、浩大,造成学习不够全面,理解不够深刻。类似的批评实则是“糖衣炮弹”,听上去让人舒服,实则是养痈成患,滋生、助长不正之风。
三是一团和气,“辣味”变“香味”。严肃认真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既是对组织负责,更是对同志负责。但是,有的领导干部考虑到为了班子团结,把民主生活会当作例行公事,当作一般任务来完成,为开会而开会,开成“闯关会”“形式会”“按摩会”,流于形式走过场,民主生活会的质量大打折扣。比如,有的民主生活会批评意见不具体到干部个人,而是泛泛而谈的抽象批评,将问题大而化小;有的批评意见材料上写的“辣味”十足,但会上说出来的时候变成了另一番样子,变成了“某方面再进一步加强”“某方面再严格要求”等说法,话语没“辣味”,失去了批评的锐气和力度。
针对以上问题,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思想上有包袱。一些党员干部抹不开面子、放不下顾虑,担心自己掌握不好度、容易得罪人、被“秋后算账”;有的领导同志担心“辣味”的批评会影响同志们的工作状态,影响团结。二是作风上不务实。个别主要领导同志落实“一岗双责”力度不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示范作用发挥不够,未能摆正普通同志身份;个别同志“官僚主义”思维作祟,私心杂念重,只会放“空炮”“哑炮”。三是标准上不够高。有的上级党组织派出督导组督促指导“走过场”,批评意见把关不严,会上提醒纠正不到位。
对此,高质量开好民主生活会,还要在“实”“公”“严”上下功夫:一是“实”字当头。要坚决摒弃“好人主义”“庸俗哲学”,坚持党性原则,以整风精神严肃认真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主要领导同志要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敢于刀刃向内,认真查摆个人问题,坦诚批评自己,树立标杆、敢于让班子成员向自己看齐;要负责任地对班子成员提出批评,有什么问题谈什么问题,真正揭伤疤、戳要害;要有肚量、有胸怀地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敢于“丢面子”、勇于“当靶子”,不遮遮掩掩、讳疾忌医。二是“公”字为先。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要开诚布公、无私无畏,坚持正确对待自己和同志的缺点和错误,该批评的要批评,该得罪人时要敢于得罪人。要加强沟通谈话,认真落实谈心谈话、征求意见等会前工作要求,推心置腹地沟通,将心比心地交流,既从事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角度说想法、提意见,又从思想深处帮助找差距、“开药方”,不扣帽子、不打棍子,形成良性互动。要注意方式方法,既要一针见血也要实事求是,既要深刻犀利也要充满善意,既要指出别人的不足也要摆出自己的问题,在相互警醒中共同提高,最终达到“团结—批评—团结”的目的。三是“严”字保障。上级党组织对民主生活会的督促指导至关重要,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对制订方案、谈心谈话、征求意见、撰写材料、组织会议、问题整改等各环节全程审核把关。要坚持原则,敢于发问、从严点评,肯定成效实事求是,指出问题具体精准,防止“一团和气”。对民主生活会过程中出现的有违批评和自我批评原则的问题,该提醒纠正的要及时提醒纠正,该叫停的要及时叫停。通过多一些充满“辣味”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起到开窍通络、刮骨疗毒的功效,让党员干部的思想和灵魂经受深刻的洗礼,开出民主生活会该有的样子。(作者为博兴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庞家镇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