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东临碣石有新篇
□钱杰

  古人说,“莫放春秋佳日过”。还好,暖阳和风中,山海古邑间,能轻挽住暮春飘然将去的长袖,掬来一缕青史的余韵,细细品味,放飞情思,可谓有幸。
  4月下旬一个周末,应无棣县作家协会邀请,我与市作家协会几位文友,再次踏上无棣这方熟悉又亲切的热土。
  登临县城以北30公里处的碣石山也已不是第一次,但此次是在这个被疫情狠狠“撞了一下腰”的春天,得以体会久违的户外运动的轻快,感受这看得见的沧桑巨变,那种透彻身心里外的舒畅愉悦,让人感觉都有点奢侈。
  这座仅仅在73万年前还恣肆无忌喷薄着岩浆热浪的活火山,是矗立在一望无际的华北大平原上一道匪夷所思的奇观。被无棣老家人称为“杨天官”的明朝万历年间吏部尚书杨巍,曾忍不住用神来的“突然”一词,感慨而形象地描绘他们家乡这位个性极强的“石老爷子”:
  平地突然出一峰,登临若立碧芙蓉。
  盘河水绕疑奔马,古洞云深见蛰龙。
  ……
  这首出自严谨的吏部官员笔下的诗句也证实,至少到明代晚期,无棣碣石山还被奔腾的河流盘绕。
  进入人类文明的时代后,“平地一峰哥”也知趣地收敛起他年轻时的火爆脾气,渐渐变成一个温厚长者。他四平八稳,慈眉善目,低调谦逊,隐居海边,见证了“太公赐履”的往事,目睹过始皇登临以压“天子之气”的雄风,做过徐福东渡入海访求仙人丹药扬帆起航的码头,也曾作为祭台,小心翼翼迎来拜海封疆的汉武帝。
  东汉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一个秋风萧瑟的黄昏,亲自率兵征讨海贼管承的曹操,来到了碣石山下。
  “剪除”那么一个小小毛贼的军事行动,对身经百战的曹操和他麾下的虎贲勇士来说,连一次战役都算不上,甚至与其说这是一次战斗,倒不如说更像是一次“木兰秋狝”般的围猎,一趟轻轻松松的武装旅行、实兵兜风,一群大男孩玩得津津有味的野外真人CS游戏。
  也许是受一份附着在必胜自信里的闲情雅致驱动,但我们更愿意相信,这位胸怀大志、气吞山河的大汉将军、开国帝王,是在这里,难得地找到了只有他和大自然才会真正享有的共鸣。
  是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权相、荡平华夏北方的战神,尘世间哪还有像样的对手在他眼中?值得他慕名来访的,只能是这座傲然——越想越觉得还是杨天官的“突然”更加准确——兀立于茫茫千里平原之上、波光粼粼河海交汇之滨的万年火山石岩。
  山脚下,他潇洒地把马缰信手抛给随从,在将士们疑惑的目光中,气定神闲,用马鞭拨开荆棘,径向山野健步奔去……谁也不懂这会儿他们的统帅在想什么,谁也不知道接下来他要干什么。眼瞅着他独来独往的身影,很快消失在开始泛黄但还算丰茂的草丛和嶙峋斑驳的玄铁色石林中。
  当那一袭熟悉的猩红战袍再度出现在他们仰望的视野中时,年过半百、灰髯飘飘的将军已然屹立于碣石山巅,面朝沧海,挥鞭吟哦。
  这是一幅色彩何其绚丽、气势何等雄浑的史诗般的汉家画卷!
  他的目光掠过千军万马、烈烈旌旗,凝视着那浩瀚的海洋。八月的海滨之夜,看皎皎天河中灿烂永恒的群星,多像这滚滚红尘、汹涌人潮里脱颖而出、自强不息的乱世英豪!
  站在这座和他有着相同的狂野不羁气质的火山石堆上,任汹涌的河海洪波在脚下激荡。他坚毅的眼神里,虽然似涨潮般浮现上来的,自不免有从心底油然而生的敬畏,但那睥睨四海、人定胜天的傲气却不肯轻易褪去,反而一如海潮中竦峙的孤岛,挺且益坚。
  多么幸运的诗人啊。
  是夜,他神清气爽,他志得意满,他诗兴大发……
  十七个半世纪后,又有一位豪情满怀、敢于战天善于斗地的伟人、诗人,在风雨交加、大浪滔天的北戴河边,写下新的诗篇。每每读来,壮志盈怀、血脉贲张。
  星移物换,沧海桑田。
  又是一个甲子的岁月过去。今天的无棣碣石山,既是一座火山地貌景观公园,被列为省级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又是一处荟萃观海阁、山神庙、曹操点将台、秦碑厅、安作璋题词碑等新旧文化遗迹的鲁北人文形胜所在。2011年,也是一个金秋时节,这里成为首届世界华人运动会在全国设立的“东西南北中”五个圣火采集点之一。
  山下,饮马湖湿地公园一片波光潋滟。“沙凫暮有千群起,霜叶晴看两岸浮”(杨巍诗句)。湖光山色、鸟语花香中的那一方绿洲,恰是我们伟大祖国版图的雄鸡形状。依偎在公园湖畔的,是桃花源般的农家田园——“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一幅灵动优美的盛世乡村生态画卷徐徐展开:东临碣石有新篇,换了人间!
  不错,岁月无语,惟石能言。
  而铭记在人民心中的丰功,却又远比一切刻在碑上、印在书里的帝王将相的“伟绩”,要流传得远、传颂得广……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