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我市召开第二十七场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记者葛肇敏丁春晓报道)4月13日,我市召开第二十七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副市长杜玉杰出席发布会,介绍全市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疫情防控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自4月13日0时起,滨州市全域均为低风险地区
  记者在发布会上获悉,本轮疫情发生以来,我市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国家工作组精心指导、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组织最强工作力量、调动最广泛社会资源,从严从实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
  实际工作中,我市健全完善融合指挥体系,成立省市疫情处置工作现场指挥部,一贯到底、高效运转,市级领导包县市区、县级干部包乡镇、乡镇干部包村居,1.8万名机关干部下沉基层一线,筑牢抗疫一线战斗堡垒;全面有序开展核酸筛查,健全完善“采、送、检、报、信、管”“六位一体”工作流程,综合运用大数据手段,开展“扫楼扫街、敲门敲窗”行动,确保核酸检测“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当日出清,最大限度筛查疫情风险。
  同时,我市迅即有力实施隔离管控,构建优化“混检、追阳、管控、转运”流程,精准研判、科学动态划定“三区”,第一时间“追阳、断链、管控”,增强隔离点、医院、人员转运感染防控,坚决切断市内外传播链。并精准有效进行医疗救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针对新冠患者、非新冠普通患者、特殊群体患者,分类制订就医保障方案,“一人一策”精准救治。开通就医热线,建立联络清单,全力满足急危重症、孕产妇等特殊群体就医需求。
  在此基础上,我市用心用情做好服务保障,建立生活必需品应急调运和联保联供机制,统筹做好生活物资、医疗物资、大数据支撑等全方位应急储备和保障。严格落实“五包一”责任制,为隔离管控群众做好保供服务,尤其对老弱病残孕妇幼等特殊群体,实行一对一帮扶。统筹兼顾经济社会发展,疫情之初我市成立经济社会发展专班,创新经济运行周调度、月分析、季研判工作机制,实施“1+5+N”帮包责任机制,聚焦物资保供、物流畅通、用工保障、金融支持等方面,“一企一策”助力复工复产。
  3月11日以来,全市上下众志成城、尽锐出战,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经过一个月的昼夜奋战,取得了来之不易的重大阶段性成果。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规定,经综合评估研判,自4月13日0时起,阳信县翟王镇由高风险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调整后,滨州市全域均为低风险地区。
  但零新增不等于零风险,解封不等于解防。当前全市“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仍然较大。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市将持续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倡导广大群众进一步增强疫情防控自觉自律,共同致力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双发展”“双胜利”。
  我市将有序引导农业生产作业,全力抓好春耕生产
  疫情防控期间,全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严格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部署,按照农业农村部文件要求,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春季农业生产。下一步,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将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进一步动员发挥好村“两委”、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广大农村党员和农民群众的力量,有序引导农业生产作业,全力抓好春耕生产。
  当前,我市将加强组织领导,实施机关干部包保片区责任制,加强春管春播、农资供应、“菜篮子”稳产保供、农业安全生产、农业防灾减灾等方面的督导,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加强技术指导,利用微信、腾讯会议、电话、电视等非集聚方式进行技术座谈会商、培训、答疑,将针对性强的技术措施培训到位,指导生产;加强物资保障,组织好农资调剂调运和农机调配,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对生产资料运输车辆、农机作业机械发放通行证,确保农用物资运输畅通、农机作业顺利。
  同时,还将加强社会化服务,依托社会化服务项目,加强对生产托管的扶持,发动社会化服务组织扩大生产托管、服务面积,减少作业人员,在核酸检测、防护到位、不聚集的情况下,有序开展春季农业生产田间作业;强化打假护农,积极开展打假护农行动,减少假冒伪劣农资带来的损失和安全隐患,维护人民群众正当权益。
  此外,还将狠抓惠农政策落实,采取科学手段完成地力提升补贴面积核定,确保种粮农民利益不受损害;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提高政策性保险投保率;科学利用5000余万元救灾资金,向病虫草害统防统治倾斜,重点做好“一喷三防”准备。并积极探索疫情防控形势下做好农业生产、农产品稳产保供、农资供应等新措施、新途径,确保农业生产、供应不受影响。
  积极推动重点项目复工复建,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聚势赋能
  发布会介绍,为应对疫情影响,积极推动重点项目复工复建,市发改委起草印发了《滨州市加快推动项目开复工工作指引》,为受疫情影响停工停建项目开复工提供困难和问题处理、审批服务、施工人员保障和现场防疫、施工物资保供、疫情处置预案等方面的工作指引。同时,为进一步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指导县市区做好项目复工复建工作,市发改委成立3个指导调研组,赴县市区核实指导开工情况,一线发现问题,一线指导解决问题。
  在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下,我市克服疫情影响,推动项目复工复建工作成效明显。2022年,全市共有省市县重点项目657个,其中省级重点项目117个,市级重点项目200个,市级重大技改项目30个,县级重点项目310个。截至4月12日,我市因疫情影响停工的132个省市县重点项目已复工项目121个、复工率达到91.67%;施工人员返岗达到率91.71%。重点项目的强力推进,对有效应对疫情冲击、稳定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压舱石”“定盘星”的作用。
  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强化细化工作措施,加快加强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补上疫情影响造成的损失,为稳定全市经济运行提供强力支撑。将推动项目复工复建,对未复工的11个项目,“一项目一策”,针对性解决项目存在的问题,精准施策、靶向发力,确保重点项目4月20日前“应复尽复”;加大要素保障力度,在前期梳理重点项目土地、能耗、资金等要素需求的基础上,建立无缝衔接机制,协调主管部门逐一与项目单位对接,确保项目建设要素保障到位;实行市级领导“1+5+N”帮包责任制,实行市级领导帮包省市重点项目,每个项目建立一个服务小组,同时为每个重点项目配备一名驻企服务员,帮助协调解决项目问题,推动项目顺利实施;充分发挥“指挥部+专班”工作机制作用,按照项目、进度、问题“三张清单”,逐个项目细化推进路径,制定工作流程图、任务施工图,将开工时间、投资计划落实到月,挂图作战、标旗推进。用好全链条闭环式项目问题解决机制,对项目实行“问题收集、精准交办、限时办结、督导通报、结果反馈、问题销号”全链条闭环式办理模式+“蓝黄红”三色督办制度,推动项目问题加速解决。
  通过以上措施,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完成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两位数增长的目标,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聚势赋能。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