甪直是一幅画,一幅精心绘制的工笔画。小桥,流水,人家,每一笔都画得细致,唯美。甪直是一首歌,一首如梦似幻的江南小调。桨声,水声,吴侬细语,每一声都纯粹,天然。
到达甪直的当晚,我放下行李,简单吃了几口饭,便直奔那个“梦境”而去。甪直古镇的牌坊附近人员尚不少,三三两两的。橘色的灯光从不同角度投向牌坊,让人在深秋的夜晚也能感觉到些许暖意。进了古镇,沿一条街道随意地走。街道很窄,街边是一条小河。并不怎么明亮的路灯,还有街道与小河之间栏杆上的灯,指引着我缓缓前行。街边有些店铺挂着红灯笼。桥上的橘色灯映着小桥在水里的倒影。小桥的形状不同,水里的倒影也不同,隔不了几步,就能看到水里不同的风景。一阵风吹来,红灯笼在水里晃动,那白色的路灯和橘色的小桥也在水里晃动,我觉得整个世界似乎要晃动起来……同伴拽了我一下,我定了定神,向四周张望,一片寂静。
第二天上午,我再次走进甪直古镇,参观了著名的叶圣陶纪念馆、江南名刹保圣寺、号称“沈半镇”的沈柏寒旧居、《多收了三五斗》的米行原型万盛米行等景点,导游的讲解甚为详细,把甪直古镇丰富的历史文化展现在参观者面前。就这样走马观花地走走看看,我总觉得过意不去,大老远的,好不容易来到了这梦里水乡,就这样与之挥手告别了吗?甪直古镇适合一个人或两三个人慢慢逛,慢慢品。第三天,我的时间得以自由安排了,我又来到了甪直古镇。甪端神兽端端正正地蹲在广场上。它日行一万八千里,懂得四方语言,知晓远方之事。这样的神兽蹲在哪里,哪里就是风水宝地。沿河走,还是那天晚上我走过的路。我看到路牌指示——西汇下塘街。这条路是青石铺就,年久,踩踏的人多,路面虽不甚平坦,也已磨得较为光滑。小河那边也是一条路,标示为西汇上塘街。我沿着河和路向纵深处望去,两边的房屋皆是白墙青瓦,有的直接是两层楼,有的高屋与低屋相间,低屋上方又“蹲”上一间窄一点的房屋。这些房屋都是木质的格子门窗,院墙饰以各种镂空图案。很多白墙的石灰已经脱落,墙边的高树在墙上交叠出斑驳的光影,整个建筑看起来参差错落,精巧别致。路边有些店铺,水乡风情照相馆、江南服装店、甪直酱品厂门市部等等,因为房屋古老,店面都不大,也没有现代的装修,都是原汁原味的江南风格。
路边有几级台阶延伸到河里,一个女人正在河边洗衣服,她手提衣领,大幅度地甩着手臂涮洗。她身后的岸上有一个支架,支架的横杆上已经晾了七八件洗好的衣服,旁边的拱形小桥上,有人架起了长镜头,不知道他的镜头里是不是有这个浣衣女,不知道长裙垂地的我是不是也成了点缀这画一般风景的女子。在这样的梦境中漫步,叫你不由得沉醉。远离了生活中的所有繁杂、喧嚣与悲欢,沉醉到悠然的光阴里,任意游荡于天上人间。
继续向前游荡,小河往两边拐弯,河道形成了一个“丁”字形,交叉点的一侧是君临桥,一侧是进利桥。我可以沿着河边的路直接往南拐,也可以先过桥到对面,再往北拐。放眼望去,两边风景都很美,我一时拿不定主意。恰此时,北边传来了一阵歌声,我循着歌声看过去,一艘小船正缓缓地摇过来。于是,我走上了君临桥,再看那几步之隔的进利桥,真美!那是一座花岗岩的单孔拱桥,桥拱与水下的倒影正好形成了一个圆形,与桥西的茶楼巧妙搭配,桥东是高大的绿树,绿树底下是街道,街边是古朴的民房。在进利桥周围,所有的景物相配十分和谐,可谓相映生辉。欣赏间,那小船已经靠近了进利桥,只见摇橹人包着蓝头巾,身着青底白花上衣,那叫一个雅致。三四个外地打扮的游客不安分地坐在船舱里,东瞅瞅,西望望,恨不能把甪直古镇的美景和神韵全都看到眼里,装进心里。
我沿着南市下塘街往北走,沿途参观了甪直水乡妇女服饰博物馆和中国近代思想家王韬纪念馆,在街道尽头的环玉桥和中美桥逗留了一会儿。环玉桥始建于明崇祯初年,是花岗石梁式平板桥。中美桥始建于宋代,是青石单孔拱桥。两座方向不同、样式不同的古桥相接,形状如同古锁的钥匙,构成了“钥匙桥”。如此搭配的桥,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观赏,都别有一番风味。沿着中市街返回,我又参观了萧宅,是香港著名电影演员萧芳芳的旧宅。电影《方世玉》中,那位大眼睛、武功相当了得的母亲苗翠花就是她扮演的。萧宅临水,也是典型的苏州古宅。
甪直古镇遗迹、古迹众多,我却对陆龟蒙遗迹情有独钟。这位晚唐文学家不但诗文俱佳,而且为人极具个性,他因看不惯官场的腐败与黑暗,辞官隐居甪直,盖清风亭,建斗鸭池,亲自下田劳动,闲暇时与书、茶作伴。后来他葬在这里,葬在了这片远离朝廷的水乡泽国。目睹陆龟蒙遗迹,我仿佛看到了他利用鸭子戏弄权贵的不屑神情,仿佛看到了一个江湖散人闲适而秀逸的身影。美丽而古老的甪直,由春秋时期的方圆一里,经过数千年演变成为吴东巨镇,小桥、流水、人家的格局基本保持着原貌,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的佼佼者,也是我和许多人憧憬的梦境。在梦境里,我一遍一遍地喊着它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