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南和村西是连绵的丘陵,一条百米宽的清水河擦着村东,静静地向北流去。清澈见底的河水,满目翠绿的丘陵,远处白色的风车,蓝蓝的天,相映成趣,连成一片,村庄坐落于此,静怡而美丽。置身于清水河边,好像自己置身于一幅天然的水彩画中,张开双臂,仰起头,深呼吸再眺望远方,惬意温馨感油然而生。这就是我的姥姥家,胶东半岛一个叫“南汉村”的村庄。
五一劳动节的前一天,我和爸爸、妈妈、妹妹一起去姥姥家过节。听妈妈说,她们这个村有个戏称叫“懒汉村”,与“南汉村”有些谐音。附近的老百姓叫惯了“懒汉村”,甚至于忘记了原来的村名,只有来到村头,看到村碑才会想起这个村叫“南汉村”。村名可以戏称“懒汉”,但村里的大人们确是一点都不“懒”,反而勤劳得让我很敬佩。姥爷和姥姥都是本村人,两家一个姓,距离只有100多米,姥姥回娘家就像串门一样。五一的胶东,早晨还是有些凉。天蒙蒙亮,姥爷像往常一样,去给他的丈母娘打扫院里卫生,看看老人做饭了么,看看老人缸里的水满着……姥姥说,姥爷这样每天去打扫卫生,看望老人的习惯,是从他们刚结婚就开始了,风雨无阻,雷打不动,姥爷已经坚持了三十多年。
姥爷从他丈母娘家回来,开着那辆陪了他半辈子的手扶拖拉机,上山去地里种花生了。妈妈告诉我,这些年,我们家的食用油都是姥爷家地里种的花生榨的。等到8点多,姥爷干完活从地里回来了,妹妹在院里已经和舅舅家的孩子玩得满头大汗。姥姥也起得很早,起床后就忙着和面、揉面,准备着一家九口人的早饭。妹妹眨巴着眼睛,蹲在姥姥身边,小眼睛噗嗤噗嗤地望着姥姥用力揉面的手。“小轩轩,喜欢吃手擀面么?”姥姥用食指勾了下妹妹的小鼻子,随手用手从面团上捏下一块,交给妹妹,“拿着玩去吧!”妹妹好像就是等着这个事儿,接过面,飞似地跑出去玩了。“姥姥,手擀面啥味呀?”其实我也不知道啥叫手擀面,就反问道。“当然好吃了,姥姥做的手擀面有‘家’的味道。”站在一旁的妈妈,轻轻地又很神秘地对我说。虽然我不知道“家”的味道到底是什么味道,但我想肯定是很香的。
看着直径和妹妹身高差不多的大锅里,一根根金黄色的手擀面,随着沸腾的水翻滚着,好像将要从大锅里直接蹦出来似的。“出锅喽!过下凉开水就可以吃了!”姥姥给我盛了一碗,又浇上两大勺早就准备好的芸豆海鲜卤子,浇在我碗里的手擀面上。盘在碗里的手擀面转着圈就像丘陵上的梯田一层一层又一层,最上面是一片片切得如丝的芸豆条,还有十几个剥了皮的扇贝肉,香味还不断地蹿进鼻子里……就像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我都舍不得动筷子,生怕搞坏了它的形象。
我夹起一筷子,送进嘴里,不用细细咀嚼,一股浓浓的芸豆香和海鲜香味从嘴里翻来覆去,让我不舍得咽下,看着一家人围在一起呼哧呼哧地吃起来,爸爸更是狼吞虎咽地吃了两大碗,这时候,我似乎感受到了妈妈嘴里说的“家”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