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集中服务贫困重度残疾人、精神障碍患者1200余人,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服务覆盖54个社区,相关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
滨州3大类22个惠残服务省级试点工作结硕果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葛肇敏通讯员宋健邵爱军
  
  2020年,滨州市被确定为“贫困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服务”22个省级试点地区之一。为深入推进3大类22个惠残服务省级试点工作,今年,我市将试点工作列入市政府工作报告“12156民生实事”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首批事项。同时,我市积极协调各方面资金686万元,推动试点工作深入开展。
  目前,我市通过整合部门资源,链接专业医疗机构、社工机构,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集中服务贫困重度残疾人、精神障碍患者1200余人,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服务覆盖54个社区,相关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在试点工作推进过程中,我市亮点频出。
  邹平打造“集中+上门”贫困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模式,实现照护服务线上线下有机结合
  今年以来,邹平市全力打造“集中+上门”贫困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模式。
  参照特困人员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方式方法,邹平市对有集中照护需求的残疾人,依托九户镇敬老院为其提供集中托养照护服务,照护标准为每人每月2380元,并将服务对象的低保金、残疾人两项补贴等资金优先用于照护服务支出,目前已对7名贫困重度残疾人进行集中照护。
  对有居家照护需求的残疾人,则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按照每人每月100元的标准,为残疾人提供“1+5+3+N”标准化居家照护服务。“我们对这一群体实行服务订单化、平台化管理,残疾人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随时在平台上下单寻求服务,也可以按照协议约定等待工作人员定期上门服务,实现了服务线上线下有机结合。”邹平市民政局工作人员介绍,“对居家照护的残疾人,我们每月提供不少于5次的上门服务,包括居室助洁、个人助洁、衣服洗涤等项目,同时为残疾人提供心理疏导、家属喘息、家庭增能等多项个性化服务。目前,已有100余名残疾人享受上门照护服务。”
  在服务开展过程中,邹平市还有12名轻度残疾人参与到重度残疾人的照护服务中,形成了残疾人互帮互助、相互支持的良好氛围。
  无棣县构建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体系,利用特色疗法实现康复训练和创造价值“双赢”
  为进一步提升惠残服务,无棣县探索建立了“家庭为主、机构支撑、医院参与、企业补充”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体系,联合公安、卫健、残联等部门,依托医疗机构和残联信息数据,建立精神障碍患者数据库,实现了人员登记、治疗病例、康复过程等环节“一体化”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无棣县投入150余万元,对柳堡镇敬老院进行了升级改造,建立农疗大棚和手工车间,引入专业医疗机构安康医院作为第三方进驻敬老院,开展具体康复服务。“我们惠残服务的一大特色,就是采用‘娱疗’‘农疗’‘工疗’三种方式,对入住康复中心的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柳堡镇敬老院负责人介绍。
  其中,“娱疗”是指通过国学教育和文体活动等方式,让入住残疾人享受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达到治疗目的;“农疗”是指通过开办绿色农场,借助简单的务农劳动进行治疗;“工疗”则是通过开设手工车间、同周边企业合作,让入住患者进行农产品二次加工和手工零活制作,然后将劳动成果通过电商平台或爱心义卖等渠道,转化成收益分配给劳动者,实现康复训练和创造价值的双丰收。
  我市部分街道积极探索“多层次+普惠性”辅具租赁模式,为残疾人提供周到服务
  今年以来,我市部分街道积极探索“多层次+普惠性”辅具租赁模式。
  滨城区北镇街道通过摸底调查,为辖区46名有需求的残疾人提供免费的辅具租赁服务,并面向辖区所有居民提供免费租赁服务。街道将辅助器具放入社区医院,将社区医院作为集中租赁点,租赁人签订协议并缴纳和辅具实际价格相等的租金后,即可领取辅具;待辅具使用完后,退回全部押金。如果归还时辅具有损坏,则优先使用租赁人的押金进行修理。辅具租赁使用过程中,有医师针对性地适配和指导,服务人员还会定期回访,评估使用效果。
  滨城区市西街道则依托社工机构,为辖区内有辅具使用需求的贫困重度残疾人提供免费辅具租赁服务。残疾人在租赁时需签订协议并缴纳押金,押金金额为辅助器具的实际市场价格,租赁到期后残疾人将辅具交还,经评估无损后退还全部押金。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