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惠民县人社局:
多形式推进创业就业 多渠道帮助群众增收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记者郭向春通讯员李新国王军崔云蝶报道)近年来,惠民县人社局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六稳”“六保”决策部署,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深入推进创业带动就业,扎实开展了一系列就业服务活动,打造省级就业创业工作先进集体1个、省级“四型就业社区”11个、市级“四型就业社区”4个。
  送政策送服务,提供全面就业指导
  走进惠民县何坊街道刘集社区服务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电子屏正滚动播放着各种岗位需求信息,几位刚毕业的大学生和工作人员正在交谈着。惠民县制定了一系列社区窗口服务标准,推行“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度”“零跑腿制度”“上门服务制度”等,充分为就业、再就业人员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该县人社局广泛宣传就业创业优惠政策,将岗位信息通过微信公众号、LED屏、微信群、社区宣传栏进行宣传,全天候对外发布职业供求信息、培训信息,同时提供政策法规、办事指南、求职招聘等相关信息查询服务。组织业务骨干走进广场夜市、农村大集宣传大学生创业引领专项补贴、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申请指南等信息。同时,积极落实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等政策帮扶,增强群众就业创业信心。
  精准对接岗位,实施点对点培训
  居民王连芳和苗玉芳刚刚从培训室里出来,边走边说:“今天培训全是‘干货’。咱们今天学的这些花样,比手头上做的每件贵一块八毛钱呢。”何坊街道刘集社区举办了手工编织零活培训班,社区从县艺品厂专门聘请专业老师,手把手教大家编织新花样。
  围绕市场急需紧缺的职业,惠民县面向贫困劳动力、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等群体,精准开展订单定岗定向就业技能培训;围绕不同创业阶段,面向“小店经济”“地摊经济”从业人员等群体,精准开展创业意识培训、创办企业培训等,实现职业技能培训与充分就业无缝对接。截至目前,累计培训人数5535人。同时,紧跟电子商务潮流,把淘宝电商新业态作为培训重点,自2017年以来,已举办61期电商培训班,其中395名学员已实现创收,有效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扶贫就业车间,让群众挣钱顾家两不误
  开料、弯花、焊接、抛光、除锈、烤漆……何坊街道东寨子村村民岳智英每天忙得不可开交。“厂里每天把手工活送到俺家,干完了,一个电话就上门来收。实在太方便了,挣钱顾家两不耽误。”岳智英感激地说。
  这家创办于2016年的扶贫就业车间已经安置10余名困难群众就业。该公司定期到附近农户家里放活儿收活儿,更是把工作岗位送到了出行不便的村民家里。公司负责人张辉说,公司招人优先考虑贫困劳动力,因为他们会更加珍惜这份工作,需要加工的零活儿,也是先送到贫困户家里,让无法外出且有能力干活的贫困群众依靠自己的双手就地脱贫。村民岳智英干编织已经3年多了,她每月能挣2000余元,实现了挣钱顾家两不误。目前,惠民县内19家扶贫就业车间,共吸纳310人就业,人均月收入1500元以上,就业车间已成为村民稳定就业的“蓄水池”。
  设置公益岗位,帮助群众灵活就业
  “受疫情影响,俺没出去打工,得知人社局有临时公益性岗便报了名,既可以为疫情防控出份力,又能有一些收入。”在社区防疫一线忙碌的建档立卡贫困群众耿丰芹说。
  像耿丰芹这样,在疫情期间无就业收入的劳动力不只她一人,为了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县人社局紧急开发了防疫消杀、排查巡查等临时值守岗位,共招募1806名有就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到公益岗位就业,不仅解决了他们在特殊时期暂时无就业收入问题,而且充实了全县疫情防控力量。据了解,惠民县公益性岗位已安置劳动力上岗2510人次,累计发放岗位补贴1140万余元。
  此外,惠民县还借助传统养牛产业,采取“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10余个村的30余户贫困农民加入合作社从事养殖业,并辐射带动了全县及周边地区养殖户300余户。
  发挥能人效应,激励群众创新创业
  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惠民县充分发挥“能人”的示范引领作用,选拔扶持一批创业典型,营造全民创业的良好氛围,鼓励和引导各类人才自主创业,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推选7名返乡创业农民工参加滨州市第一届十大返乡创业农民工评选活动,两人入选,并以典型带路,倡树创业精神,培养创业意识,营造人人创业、创业光荣的良好氛围。
  在“充分就业社区”创建中,马吴村马增民的工程建筑队带领周边几个村20多名群众就业,张打磨村徐培国成立工程队,常年都有10余名村民跟他在社区及周边搞清洁绿化工程,刘集村刘世红通过发放手工活,让方圆十里八乡的村民受益。这些“能人”都积极为社区的充分就业起了非常大的带动作用。截至目前,惠民县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人员整体就业率达到了99%以上。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