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为现代化富强滨州建设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李军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总揽全局、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必须遵循的原则和2035年远景目标,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全会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滨州也正处在全面起势、整体成势的关键发展阶段,全市法院要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下,坚持“全面工作整体推进,特色审判走在前列”的总体思路,为现代化富强滨州建设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充分发挥审判职能,服务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
  时间的书页不断掀开,发展的命题日新月异。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2020年以来,我市立足富强滨州发展所需,聚焦“十强”产业转型所求,开启产教融合型、实业创新型“双型”城市建设,打造“五院十校N基地”,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贯通,构筑起支撑未来发展的源动力。
  全市法院要紧紧围绕“双型”城市建设要求,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窗口期”重要历史机遇,扛实“促一方发展”的责任,充分发挥服务滨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职能作用。要通过司法裁判依法慎重认定合同无效,慎重判决解除合同,认可合理的行业习惯,规制不符合市场规律的交易方式,加大“僵尸企业”清理力度,释放生产要素,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产业链转型升级。要围绕“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和“十强”产业,强化“中国铝谷”“中国厨都”、沾化冬枣、阳信鸭梨、无棣贝瓷等知名品牌保护,加大惩罚性赔偿适用力度,严厉打击商标恶意攀附、仿冒等不诚信行为,服务保障创新链活力迸发。要支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积极促成金融机构与企业长期合作,采取破产重整和和解方式,帮助企业摆脱困境,服务保障资金链健康稳定。依法审理劳动争议等案件,保障各类劳动者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打响“智者智城”城市品牌,促进人才链高端充实。要积极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加强对公司、股权、投资等纠纷审理,让各类要素有效结合,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无缝衔接、融合发展。
  着力化解矛盾纠纷,积极参与社会“高水平治理”
  彩虹和风雨共生,机遇和挑战并存。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诸多矛盾叠加,风险挑战显著增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环境。随着发展的深入,许多前所未有、难以预见的新矛盾、新挑战会接踵而至,长期挑战和短期问题相互交织,政治风险、经济风险、生态风险相互作用,国内矛盾和国际风险相互影响,这些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不确定性因素,应当着力进行防范化解。滨州在社会治理方面具有良好基础,我市在2019年全省平安建设考评中位列全省第一档,在2020年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调查中位列全省第一名,入选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取得较大突破。
  全市法院要进一步防范化解矛盾风险,认真落实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战略部署,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刻掌握各类矛盾风险的阶段特征,分析发展趋势,发现在早、化解在小,提升国家安全保障能力、生命安全保障能力、经济安全保障能力、社会安全保障能力、法治建设保障能力,提升平安滨州新效能。要进一步确保平安稳定,打好扫黑除恶常态化形势下专项斗争收官战、除恶务尽歼灭战、源头治理持久战、巩固提升法律战“四大战役”,坚守“保一方平安”的使命,筑牢“护一方稳定”的防线,让城乡更安宁、群众更安乐。要进一步加强多元解纷工作,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与“全科大网格”紧密结合,健全完善诉源治理体系,从单打独斗转化为多元共治,把办案优势转化为指导优势,把直接化解矛盾转化为组织化解矛盾,把“治已病”和“治未病”“治欲病”结合起来,让各类纠纷找到最佳解决途径。要进一步促进矛盾实质性化解,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坚持法理、事理、情理有机融合,能调则调、当判则判,加大调解力度,更好地发挥司法定分止争、和谐处理、终局裁决的优势,努力实现案结事了、良法善治。
  突出以人民为中心,助力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人民是全面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仅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价值追求,也是法治中国的目标指引,更是人民法院工作一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司法为民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司法事业发展中形成并始终践行的优良传统,人民司法事业发展史就是一部司法为民的历史。从陕甘宁边区到渤海老区,一切审判都强调群众观念、群众路线,并最终形成了依靠群众、调查研究、就地解决、调解为主的“马锡五审判方式”。这种做法为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巩固革命根据地发挥了积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在法院前面冠以“人民”两字,旗帜鲜明地表明了人民法院的初心使命。新的历史条件下,不管形势怎么变、条件怎么变、环境怎么变,司法为民宗旨不能变,群众立场、群众路线、群众感情不能丢,人民法院的初心和使命不能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每一个方面都与人民法院工作密切相关,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正、安全、环境等方面的新需求,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用情用力建设人民群众满意的幸福城市。全市法院要努力审理好涉民生案件,聚焦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婚姻家庭、教育就业、侵权医疗、住房土地等纠纷,保障幼有所育、劳有所得、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聚焦弱势群体诉讼权利,加大司法救助工作力度,依法为生活困难当事人减缓免诉讼费,维护弱势群体、困难群体的合法权益。要努力提高现代化诉讼服务水平,树牢“智享”理念,打响“办理环节最少、审理时间最短、官司成本最低”的“滨周到”诉讼服务品牌,通过流程再造,畅通立体化诉讼服务渠道,一体推进网上立案、网上交费、网上送达、网上阅卷、网上开庭等工作,实现一网通办、一次办好。要努力改进工作作风,对群众有真感情,院庭长要带头接访,深入基层接地气,广泛听取社情民意。善于依靠群众,将代表委员联络作为一项日常工作,拓宽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的渠道,让集中听取群众意见成为工作常态。
  (作者为滨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