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刘清春通讯员赵雷军
编者按:
近日,中国博物馆协会发布了第四批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名单,其中滨州市博物馆入列国家二级馆。熟悉该馆的市民准知道,这个荣誉来得不容易。因为站在全省博物馆角度上看,滨州市博物馆建馆晚、底子薄、人手少,而博物馆定级又是国家对博物馆最综合、最权威的评价,竞争对手又有很多老馆、名馆,入列难度很大。那么,市博是怎样克服困难,让“国家认证”花落滨州的?滨州日报/滨州网特刊发“滨州市博物馆入列国家二级馆纪事”专题,分上中下三篇进行解析,希望能带给读者启发。
近日,中国博物馆协会发布了第四批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名单,其中滨州市博物馆入列国家二级馆。博物馆,一座城市的人文之根,收藏着城市精神的DNA。为啥要给它评估定级,评级后有啥好处?建馆晚、人手少的滨州市博物馆家底如何?如何能入列国家二级馆的?
博物馆定级是国家对博物馆最综合最权威的评价,对入选的博物馆,国家将多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据了解,博物馆定级旨在全面推进博物馆质量控制体系建设。在全面总结国家一级博物馆评估定级工作的基础上,国家文物局于2008年7月印发了《关于开展二、三级博物馆评估定级工作的通知》,启动了二、三级博物馆的评估工作。请注意,博物馆定级是国家对博物馆最综合、最权威的评价,对于入选的博物馆,国家将在项目指导、人员培训、资金扶持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博物馆定级经过博物馆自评申报、省级博物馆行业组织评定、全国博物馆评估委员会组织专家复核等几个程序,并报国家文物局备案,评定指标包括博物馆藏品数量与质量、馆舍面积、业务人员素质、管理水平和学术影响力、安全保卫等若干内容。
具体来说,二级博物馆标准包括一系列硬指标。如对藏品资源总量有刚性要求,且馆藏文物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或其中一类价值具全国意义;有完备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安全防范系统;有藏品保护修复场所及配套的基本设备和相对应的科研力量;基本陈列免费开放,有原创性、省级影响力的临时展览数量充足;有专门的教育服务区和从事社会教育工作的人员;有稳定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博物馆志愿者队伍,培训合格的志愿者每年应为博物馆或观众服务4次以上,每名志愿者每年为博物馆或观众服务48小时以上;国有博物馆每年开放时间应在300天以上;每年免费接待青少年观众人数占观众总人数的30%以上。此外,还有学术研究、科学管理、观众容量等指标。
这些指标背后,意味着需要做大量专业工作。尤其对于一所新馆来说,更需要白加黑地干、“恶补型”地学习。尤其在特殊的2020年,滨州市博物馆面临疫情防控、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复评、云端服务、安全维护等重要工作,工作压力可想而知。
建馆晚、底子薄、人手少,市博冲刺国家二级馆面临巨大压力,但滨州厚实的人文底蕴给了该馆弯道超车的勇气
要入列国家二级馆,市博是个啥情况?
建馆时间晚——它成立于2015年2月,在当年底开馆时仅开放一楼临时展厅,二三四层还在建设中,直到2018年12月29日才全面开馆,是全省最晚成立和投用的市级博物馆;文物底子薄——因历史原因,馆藏文物相对少,众多珍贵文物存于省博物馆等地,如“东方维纳斯”蝉冠菩萨像现藏于省博;工作人手少——在编人员只有10人,更缺乏老专家坐镇和传帮带。甚至此前在很多人眼中,滨州是退海之地,无古可考,没有值得一提的文物,也就没必要建博物馆。真的是这样吗?
“滨州是山东省境内最早出现人类活动的地域之一。如在邹平发现的孙家遗址是滨州发现最早的古人类文化遗址,属后李文化,距今大概8500-7500年间。这一时期的遗址全省仅发现十余处,非常少。”该馆展陈宣教部主任张卡介绍,滨州大部属于黄河、小清河、徒骇河冲积平原,古代遗址多被黄沙埋藏于地下较深之处,而滨州地下水位又相对较高,暴露于外的遗迹相对较少,但是这种环境反倒使更多的文物遗存更好地封存于地下,得到了更为有效的保护。应该说,滨州境内的文化遗存还是比较丰富的,其文化发展序列也十分清晰,文化渊源明确且自成体系。如丁公遗址发掘出土陶、石、骨、蚌器等各类文物达5000余件,龙华寺佛教造像出土的铜、石佛造像被学界称为“近年来佛教考古的可喜收获”。如商周时期,大量煮海为盐的遗迹亦是滨州极富特色的亮点。
因而,滨州厚实的人文底蕴给了该馆弯道超车、勇往直前的自信。从丁公陶文、沾化杨家盐业遗址群、北朝佛教造像、宋元城墙到明清世家文化,这是一条灿烂的文物序列。只有在市博物馆,才能看到最全面、最细致、最丰富的滨州文物,这是我们滨州人自己的博物馆,也是全国文物版图上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带着这一认识,市博物馆上下达成共识:2020年是全国文博系统三年一度的博物馆评估定级年,冲刺“国家二级馆”是滨州市博物馆建馆之初的既定目标。评估定级,既是对三年来的一次集中检阅,也为今后发展起到了方向盘和导航仪的重要作用。
因而,冲刺“国家大考”,市博物馆这个“初生牛犊”,迎难而上,非赢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