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2月19日
推进文明乡风建设 凝聚干事创业合力
孙镇持续深化移风易俗,以乡村文化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文章字数:1,092
  本报邹平讯(通讯员魏梦瑶报道)走进邹平市孙镇的各个村庄,映入眼帘的是整洁的村道、错落有致的房屋。村庄里,一幅幅色彩鲜艳、寓意深刻的文化墙,传递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一个个设施齐全的文化广场,成为村民们休闲娱乐、交流互动的好去处;一个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是村民们学习各种知识的“新课堂”。在孙镇,文明乡风扑面而来,让人感受到乡村振兴的强劲动能。
  奏响移风易俗“主题曲”,培育文明新风“以往家里有点什么事,为了面子也得大操大办,谁开的席多谁就越风光,如今减少了铺张浪费,反而脸上更添光彩。”大三村村民王立国刚刚筹划了儿子的婚礼,在村里红白理事会的引导和操办下,将婚礼排场缩小,进一步简化了形式,不仅节省了大量费用,而且让婚礼更加温馨、有意义。
  为摒弃大操大办、铺张浪费这些传统的陈规陋习,近年来,孙镇始终坚持以移风易俗为突破口助推乡风文明建设,坚持守正创新、弘扬良好风尚,不断破除陈规陋习。通过召开村民理事会、修订村规民约、明确红白喜事办理标准等措施,将红白喜事操办等流程标准宣传到户,让群众操办红白事时有制可依、有规可守。截至目前,孙镇红白理事会上门开展移风易俗文明劝导30余次,开展移风易俗志愿服务活动50余场。
  奏响文明新风“宣讲曲”,践行文明乡风
  近日,在辉里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一场“马扎普法”宣讲会正在火热进行,宣讲员通过法律条款解读、法律问题解答、典型案例分析、交流互动等形式,增强村民法治意识,提升乡村文明程度。
  为引领新风尚,孙镇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阵地,将文明实践与文明创建、乡村振兴、基层党建、政策法规、法治宣传等工作有机融合,充分发挥“乡村宣讲队”作用,开展“马扎宣讲”“广场宣讲”,采用贴近群众、通俗易懂的“闲聊”“谈心”方式,既讲理论政策,又说身边故事,还谈学习体会,让宣讲有实效、群众真爱听、听完有收获。2024年以来,“乡村宣讲队”开展活动70余次,受众群众6000余人次。
  奏响文化活动“合唱曲”,倡树淳朴民风
  “我们村每年都会举办文艺演出,作为迎接新年必不可少的‘仪式感’,大部分节目由村民自己策划和排演。”大三村村委会主任马光贞说。
  依托宜居宜业和美的人文风光,孙镇连续举办文艺演出、广场舞大赛、趣味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不仅传递了健康生活、和谐共处的理念,而且在无形中培育了文明新风、和睦家风和淳朴民风。文化活动,扎根于乡土,将“政策条文”演绎成“身边故事”,把“官方语言”转化为“村言村语”,让新风俗的推广既“贴人心”又“通人情”,让广大群众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感化。
  孙镇将扎实推进文明乡风建设,凝聚干事创业合力,以乡村文化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