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观军 吕翠萍苏欣曹凯报道)近年来,滨州坚持以推进新型工业化为引领,深入实施制造强市三年攻坚行动,在制造业转型升级之路上大步迈进。数据显示,2024年,滨州有67项产品产量或市场占有率列全球或全国第一位,比2023年的53项增加了14项,其中16项产品产能、产量、营收或市场占有率列全球第1位。
分行业看,67项冠军产品共涉及8个产业。其中,铝产业有2项全国冠军产品;纺织产业有7项冠军产品,其中全球冠军产品6项;化工产业有20项冠军产品,其中全球冠军产品3项;装备制造产业有14项冠军产品,其中全球冠军产品3项;新材料产业有10项冠军产品,其中全球冠军产品4项;粮食及食品加工产业有9项全国冠军产品;畜牧水产产业有2项全国冠军产品;医养健康产业有3项全国冠军产品。
分县区看,67项冠军产品主要生产企业涉及我市全部县市区。其中,16项全球冠军产品涉及8个县市区,分别为:滨城区2项、沾化区2项、邹平市4项、阳信县1项、无棣县1项、博兴县3项、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1项、高新区2项。
“区域协调纵深推进,县域经济多点开花。”市委党校哲学教研室主任刘晨之教授分析指出:“邹平市以4项全球冠军产品蝉联榜首,滨化集团等龙头企业持续领跑;沾化区依托鸿丰化工等新兴企业,在三溴氧磷等细分领域建立全国产能优势;博兴县商用厨具产业集群形成协同效应。这种‘头部引领+多点突破’格局,印证了滨州‘县域经济均衡发展’的战略前膽性。”
作为一座家底厚重的实业之城,滨州始终坚持“工业立市、实业强市”不动摇,培育形成了高端铝业、精细化工、智能纺织、食品加工、畜牧水产五大千亿级优势产业集群。2024年,全市规上工业营收总额突破万亿元大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规上工业利润增速、制造业占GDP比重提高幅度等多项主要工业经济指标列山东省第一位,滨州连续4年入选全国制造业百强市。
“2024年,全市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运行向上向好,规模扩大、效益提升,冠军产品跃升至67项,充分体现了我市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高质量发展的成色更足、底气更足。”市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燕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