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滨州拥有67项全球、全国冠军产品,其中16项产品产能、产量、营收或市场占有率列全球第1位,一年新增14项冠军产品,彰显了滨州蓬勃的发展活力和广大干部敢闯敢干的精气神。图为蓝天白云映照下的秦皇河两岸,宜居宜业,科创氛围浓厚。 本报记者隆卫
屹立时代之潮,工业“强市”百舸争流。全国各行业协会出具的证明显示,2023年,滨州有53项产品产量或市场占有率列全球或全国第一位,其中15项产品列全球第一位。短短一年之后,2024年滨州则拥有67项全球、全国冠军产品,其中16项产品产能、产量、营收或市场占有率列全球第1位。
一年新增14项冠军产品,是什么让滨州跑出如此提神振气的发展速度?
市委书记宋永祥多次在讲话中提到,滨州最突出的就是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干部队伍的“精气神”是品质滨州建设的底气,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也是回答“何以滨州”之问的铿锵答案。
“山登绝顶我为峰”的解题魄力
滨州是渤海革命老区中心区,一直以来滨州这片土地就赓续着“不屈不挠、艰苦奋斗、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老渤海革命传统。
近年来,滨州作为工业大市,面临产能转移、产业转型“双转”巨大压力,干部精神思上、思强、思进,干部素质专心、专业、专注,干部状态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靠着“能行成”的自信和“战拼抢”的韧劲,干出了“八大品质”全面提升的精彩成效,拼出了高质量发展的精彩天地,交出了“山东走在前,滨州怎么干”的精彩答卷。
——思想“破冰”。没有思想的领先,就不会有发展的率先。一个区域的发展,干部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至关重要。2022年初党代会上,滨州市委引导全市广大干部职工转变发展思维,以改革创新为主导,跳出滨州看滨州,吹响改革“破零”工程行动号角。
同时,全市创新性开展“山东走在前,滨州怎么办”的大讨论,“在滨州、知滨州、爱滨州、建滨州”主题实践活动,年初亮目标、年中亮进度、年终亮成果“三亮”活动,引导全市各级干部摒弃守旧观念、守常思维、守成思想,跳出舒适区,以思维之变催生行动之变、工作之变。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