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主要负责同志率先垂范,现场督办重点问题,班子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牵头推动分管领域集中整治,有力推动市、县、乡各级党委政府全面行动,推动压实各级责任。
纪委监委“全链条”督责。市县纪检监察机关把集中整治工作作为重中之重,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集中力量,采取超常规措施全力攻坚。市纪委常委会多次专题研究,建立班子成员包县区、包部门、包案件、包实事“四包”机制,带队开展4轮次全覆盖调研督导。纳入“三步三清单”监督重点事项,同步开展“驻点”监督。建立通报、约谈、“红黄白”问题清单反馈等机制,分级约谈58人。系统上下联动发力,责任层层压实到部门、县区。
职能部门“全方位”履责。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精准选定整治重点,通过问题排查整改、执法检查和行业治理,条线协同推进各领域专项整治。与民生关系密切的职能部门切实履行行业监管责任,成立专班,制定专门方案。党组(党委)会定期研究,坚持查摆问题清单“双督双审”“同步周报”,一体推进行业治理、线索移送、实事落实。
“严”字当头,全过程强力办案
办案是最有力的监督。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围绕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生态环保、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执法司法等领域,严肃查处贪污侵占、截留挪用、虚报冒领、吃拿卡要等行为,加大对群众身边“蝇贪蚁腐”的查处力度,着力整治民生领域“微腐败”、妨碍惠民政策落实“绊脚石”,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集中整治,涉及面广,既要全面推进,更要突出重点,靶向攻坚。全市纪检监察机关聚焦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民生痛点难点,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惩治“蝇腐蚁贪”,推动纠风治乱。全面发掘问题线索,对全市近年来问题线索、信访举报进行起底排查,市县两级公开“码上举报”,拓展收集群众诉求、发挥群众监督作用的重要渠道。强力推进案件查办,坚持“三个优先”,统筹全市案件查办,县市区设立协作区,聚力攻坚;滚动式选取“钉子案”“骨头案”纳入领导包案,以点带面强力推进;集中时间和精力迅速锁定并突破一批损害群众利益的重点案件。集中整治以来,全市累计查处腐败和作风问题2200余起,党纪政务处分1115人,移送司法机关28人。
“准”处聚焦,靶向推进重点整治
集中整治以来,全市聚焦重点领域,督促相关职能部门梳理排查问题790余个,完成整改780余项,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970余个,制发纪检监察建议129份,推动建章立制111项……
从“小切口”破题撬动“大民生”。市纪委监委坚持“查改治”一体推进,聚焦中央、省、市确定7个“小切口”,协同发力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推动相关职能部门深入查找项目管理、资金使用、权力运行中的薄弱环节,把监督、办案、整改、治理贯通起来,放大以案促改促治的叠加效应。如聚焦中小学“校园餐”整治,督促有关部门扎紧把牢资质运营、食材采购、食堂内控、财务管理等关口,在全国率先制定《滨州市中小学生集中就餐饮食健康管理条例》。攻坚治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依法查处贪污侵占集体资金等问题723个,处分319人。强力推进公益性岗位聘任管理不规范问题集中整治,清退人员520余人,规范5600余名公益岗人员招录。
“村里供水管网改造后喝水更放心了,医学检验结果互认就医费用降低了,不动产登记难题解决了……”一件件民生实事的落实,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与过去就是不一样。集中整治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突出抓好中央确定15件具体民生实事落实,同步推进市委确定22件、县级确定48件民生实事落实,让广大群众真正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新变化。如深入整顿医药领域乱象,推动医保部门组织集中带量采购提质扩面,已落地执行700余种药品和30类高值医用耗材集采中选结果,药品平均降价70%,耗材平均降价50%。推进医疗机构实施检查检验项目互认19.9万次,为群众节省就医费用2304万元。
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既是攻坚战,又是持久战,必须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市纪委监委将持续深入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推动正风反腐与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进治理有效贯通,从严纠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切实让群众感受到正风反腐就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