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8日
《滨州市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若干措施》出台,提出明确的阶段性目标
2025年全面建成15分钟健康服务圈
文章字数:1,053
   
  本报讯(记者李诚报道)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进一步优化全市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近日,市政府办公室印发《滨州市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
  《若干措施》分阶段提出了完善我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目标任务,从优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推进中西医协同发展等6个方面明确了27条具体举措。
  近年来,我市持续加大对卫生健康事业的投入保障力度,全市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难题得到明显缓解。《若干措施》的出台,正是我市在前期工作基础上,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致力打造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务实举措。
  《若干措施》提出了明确的阶段性目标:到2025年,全面建成15分钟健康服务圈,县域内患者就诊率力争达90%以上,基层门急诊人次占比65%以上;市精神卫生中心达到三级精神卫生机构标准,安宁疗护病区实现县域全覆盖,40%的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够提供安宁疗护服务;县级中医医院全部达到二级甲等以上水平,5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一体化村卫生室设置“中医阁”,每千人口公立中医类医院床位数达到0.85张。到2026年,市妇幼保健院达到三级甲等水平,全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水平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在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区域协作方面,《若干措施》明确,到2025年,全市将基本建成权责清晰、运行高效、分工协作、服务连续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支持市、县两级医院牵头组建医联体,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提升。
  为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专业化水平,《若干措施》提出,到2025年,全市将推进40个左右省级临床重点(优势)专科建设,打造200个市级重点专科,基本形成覆盖主要疾病的临床专科网络;大力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实现跨机构检查结果互认共享,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
  《若干措施》还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健全绩效考核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保障举措,力争为广大医务人员创造良好执业环境,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同时,明确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政策倾斜,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待遇,为基层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下一步,市卫健委将组织各地各有关部门抓好《若干措施》的落实,加快补齐我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短板,推动形成布局合理、分工协作、功能互补、运行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为加快建设健康滨州、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积极贡献。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