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05日
我市特色种植产业蓬勃发展拓宽群众致富路
文章字数:779
  本报讯(记者董珊通讯员许志虹褚建报道)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条重要途径。初冬时节,滨州大地果蔬飘香,乡村田间处处都是忙碌的身影,一个个特色种植产业蓬勃发展,激发乡村发展活力,不断拓宽群众增收致富路。
  在阳信县洋湖乡张扬村,今年新推广种植的“黄金白菜”,以其高营养价值和优良品质成为市场的“新宠”。阳信县英昕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赵英告诉记者:“我今年种了10亩黄金白菜,亩产量4000公斤左右,黄金白菜一般流向高端市场,比如北京、广州、上海等城市,一亩地净收入2万块钱左右。”
  洋湖乡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扶持一批特色种植产业,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洋湖乡人大主席范明瑞介绍:“我们精准聚焦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种植黄金白菜、樱桃、中草药等500余亩,我们将继续因地制宜挖掘和培育新的特色产业,不断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乡村振兴的新活力,以特色种植产业来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在惠民县淄角镇种植户郑秀清的大棚里,一串串青白色的芸豆错落在枝头,农户们忙着采摘、分拣、包装,为上市做准备。“今年我种的4亩芸豆大量上市后,收入能到4万块钱。”种植户郑秀清说。
  果蔬种植是淄角镇的传统产业,当地还投资2000万元建设了蔬菜批发市场,吸引周边城市的菜农与菜商汇集于此,进行果蔬交易。东营菜商薄其玉介绍:“我长期来淄角镇批发黄瓜,以前没有棚,下雨不能来,现在建起了大棚再也不怕风吹雨淋了。”
  淄角镇被评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全镇蔬菜大棚已超6000个,标准化蔬菜种植基地达6家,设施农业面积超过1.8万亩,产品远销北京、天津、石家庄、济南等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蔬菜全年销售总额在10亿元以上。
  近年来,我市持续推进特色种植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和品牌化发展,牢牢抓住特色种植产业发展的“牛鼻子”,做大做强富民产业,让特色种植产业更多更好地惠及群众,助力乡村振兴。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