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振平刘清春通讯员李纪念罗春婷杨夏
11月30日晚,新编山东快书《兵法颂》专场展演在滨州大剧院举办。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中国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全国政协委员,已经80岁的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登台献唱。
刘兰芳与滨州,有着不解的情缘——这已是她第5次来滨州演出,并且在滨州收了俩徒弟:许同贵和张红霞;她将自己在1987年胡集书会上演出的老照片放大,一直张贴在自家客厅,来人就介绍,尤其对同行说:“胡集书会是说书艺人的圣地,不到那儿会是很大的遗憾。”
11月29日晚,刘兰芳登上滨州大剧院的舞台,特别唱响“滨州故事”——《兵法颂开篇》。演出前,她故地重游,在新建成的胡集书会展播大厅回忆往事;演出结束后,她高兴地和观众合影,接受记者采访,并点赞滨州,向滨州人提前拜年!
抚摸着1987年拍摄的“曲山艺海”老照片,刘兰芳说胡集谈书会
演出前,刘兰芳故地重游,再次走进惠民胡集。在胡集书会展播中心,她看到了自己在胡集的同行白曰华,高兴地与其交流,并拿起快板即兴来了一段表演。
看着当年的老照片,刘兰芳感慨万千,主动向在场嘉宾介绍当时的情况:“你们看,当时台下全是人,拖拉机上、屋顶上全是人。那时候,人们穿得是的确良衣服,结实不破,我穿的是当时最流行的,哈哈……”
的确,从老照片呈现的内容可知:刘兰芳登台时,下面的观众人山人海,黑压压一片,望不到边;最前边的观众席地而坐,后边是几个人挤着坐一条凳子,再后面的观众大多站着听,有的干脆让孩子骑在脖子上;再往后,有的观众就站到自行车后架上了,再远处还有很多人爬上了屋顶……总之,能站人的地方全满了!
刘兰芳回忆说,她当时接连说了3个段子后,观众们仍然意犹未尽。对此,刘兰芳的丈夫感动不已,于是用相机记录下了这一“曲山艺海”的历史时刻。
对这张老照片,刘兰芳特别珍爱,将其放大了挂在自家客厅墙上,一挂就是几十年。每当有同行到她家里串门,刘兰芳就指着照片说胡集谈书会,一再建议同行们“一定要去胡集看看”!
数十年来,刘兰芳爱说,“去胡集就是回家”。这有个重要原因:她在惠民收了俩徒弟:张红霞、许同贵,让她在胡集“有了个根”。
刘兰芳点赞《兵法颂》,点赞滨州发展,给滨州人拜早年
“齐鲁大地多辉煌,文武二圣天下扬。万世师表尊孔子,兵家百代孙武强!说起咱们山东,一定得说文武二圣人。而兵家至圣孙武呢,就出生在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惠民县!惠民从秦朝郡县制开始,从厌次、棣州到武定府、惠民县。黑陶、白陶时期,龙山文化遗存也出在这里。你们看,宋代的八百米古城墙依然在风雨中挺立。再有清代保持下来的魏氏庄园,更是别具一格啊。今天,咱们表的是兵家至圣孙武那部旷世奇书《孙子兵法》!书中揭示了一系列具有普遍意义的军事规律,提出了一整套完整的军事理论体系,不仅是古代战争的指南,还蕴藏着很多哲学道理,对我们现代人有很大的启发意义。这部书,是世界军事史的经典作品。这是一部智慧宝典,那可是克敌制胜的法宝啊,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说得这么热闹,孙子兵法什么内容啊?接下来,请您欣赏新编山东快书《兵法颂》系列作品。一个作品一个故事一个计策,一共是兵法十三篇。闲言少叙,书归正传,请看第一回《孙武出世》!”在专场展演现场,刘兰芳如此开场。
刘兰芳《兵法颂开篇》的这一段表演,共计三分半钟。她挺胸昂头,一气呵成,底气十足,一句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引得全场观众掌声连连。
对这台专场演出,刘兰芳高兴地说:“这台晚会非常成功。孙子兵法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瑰宝,把它展现在曲艺舞台,这是第一次,不容易、了不起。作品的水平、演员的表现,音响和舞美的配合都非常好。这场演出不是简单的东拉西扯,而是高质量的呈现。”
的确,在多数曲艺迷眼里,山东快书是专门讲山东大汉武二郎的艺术。那么,“山东快书+孙子兵法”究竟是啥效果,这种形式能否成功?这既让曲艺迷、滨州人充满期待,又让人心生忐忑。因为孙武此人的传奇故事不多、戏剧性冲突少,而演绎军事故事可能又需要大场面,山东快书能否接得住、拿得起来,对此很多人在心里打了个问号。但事实证明,刘兰芳助阵的这台演出很成功,不仅山东快书呈现了新形式,展现出了新的生命力,也推动了孙子文化“两创”的落地落实。
对如今滨州城市的变化,刘兰芳说:“滨州这座城市发展速度很快,城市很美。我们常说,天亲地亲人更亲。特别是这台演出,实现了曲艺和孙子兵法的结合,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作出了贡献,我要为滨州点赞!”
此次来滨,刘兰芳专门录制了一个视频——给滨州人拜早年:“快过年了,提前给您拜个早年,祝大家万事如意、意气风发、发家致富、富贵平安、安宁祥和、阖家欢乐、乐观向前、前程似锦、锦上添花、花好月圆、圆圆满满、满意多多、多多发财,把世界银行搬到胡集来!”
(相关报道见第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