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创新不止 操盘“一粒小麦”的奇幻之旅
  (上接第一版)
  就拿麸皮来说,中裕每年可以产生25万吨麸皮,现在市场价约每吨2000元。2020年,我们承担了山东省一项科技重大专项,把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多年积累的课题研究成果在中裕落地,经过两年不断研发与创新,将膳食纤维从麸皮中提取出来。目前,我们已经将小麦膳食纤维产品推向市场1年多,深受消费者青睐。山东省药学科学院给产品做过鉴定,证明其具有辅助降血糖、降血脂,改善肠胃功能的功效。从麸皮里提取出膳食纤维,就是变废为宝。原来麸皮每吨2000元,现在提取出膳食纤维能卖到每吨20万元,科技创新的价值得到了充分体现。
  张波:在中裕,“一粒小麦”能变成10大类600多种产品。还有种说法,在中裕,“一个麦粒”能分成64层,这听起来让人难以置信。小小的麦粒分出64层,中裕是如何做到的?
  张志军:这是一种先进的技术,如何实现?一靠装备,二靠技术,三靠人才,第四就是靠我们创造的“三产融合、绿色循环”中裕模式。通过这个模式,把原来一些低附加值产品和原料高附加值利用。未来,我们还要进一步向下游继续提取,把产品细分细化,让每一种产品的内在价值全部发挥出来。
  比如,按照传统方法,蛋白肽从蛋白粉里提取。中裕进行科技创新,使蛋白肽可以直接从湿面筋里提取,不仅大大降低了成本,节约了能源,而且可溶性提高了,人体更容易吸收。在滨州,大家经常会吃到中裕的猪肉及其制品,这些都来自我们的生猪养殖项目,而这也是被倒逼出来的。2013年,中裕深加工的食用酒精项目刚投产时,酒糟等废物质无法利用。托佩克种猪有限公司驻中国区总裁陈建峰来到中裕,他说酒糟是养殖的好饲料,不要浪费掉。于是,当年我们去往欧洲,在德国、意大利、法国等国家,考察了150多个农场。回来后,我们通过倒逼机制,建设了自己的养猪场。
  中裕生猪养殖运行10年时间,日趋成熟。现在,中裕猪肉很有特色,生长周期长,出栏时可达200公斤。原来我们精深加工项目每年产生12万吨液态酒糟,现在这些含有大量营养物质的有机废弃物被生猪全部消耗,猪排泄后,进入大型沼气工程,生产清洁能源和有机肥,清洁能源回补生产用能,有机肥还田,实现了从土地中来到土地中去的全产业链闭合循环。原来,我们每年生产12万吨COD(化学需氧量),现在这些有机物被生猪全部消耗,最后通过消纳,COD大幅降低。
  这还没有结束。我们再把这些有机物污染物进行高温厌氧处理,产生沼气、沼液,联合中国农科院农饲所打造了多款液态有机肥,不仅更容易被土壤吸收,也更加节能环保。同时,还能用产生的沼气发电、产生蒸汽等,用途多多。我们把农产品加工和牲畜养殖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绿色循环闭环。
  张波:其实,这就是绿色发展创新。在解决养殖前端酒糟难题时,你们跑了100多个海外农场,学习经验。企业家走出去,要知道自己走出去是为了干什么,有的走出去是为了资源,有的是为了原料安全,还有的是为了引进技术、设备。你们走出去,是为了学习先进模式和经验。
  张志军:这也是我想说的,“走出去”是企业发展十分关键的一点,企业一定要走出去,多学习先进做法,这对我们自身提升很重要。有些技术我们靠自己研发去解决,但有些好的经验做法,就要积极走出去学习。
  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中裕也积极承担社会责任。2018年10月,我们承担了滨城区4.2万户农村旱厕改造、粪污收集处置工作。到现在近6年时间里,我们不但把自己企业的废弃物消化掉,也把社会上一些废弃物消化掉了。
  张波:实践证明,中裕的模式科学,方向正确,只要付出更多努力,发展会越来越好。中裕能够成功,还得益于领导员工对事业的执着与热爱。这种拼搏精神,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一定会反映到产品上。
  张志军:中裕的愿景,就是通过实施人才品牌战略,建百年企业,让全世界人吃上好食品。现在中裕的面粉、面条产品已经在全国布局。我们近几年打造超市便利店,是接近消费者、方便消费者的务实举措。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