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惠民以“四共”模式建设乡村振兴衔接推进区
  (上接第一版)
  坚持共建,凝聚部门、政企、干群创建合力
  干群共建。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注重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广泛发动党员群众参与衔接推进区创建工作中来。群众对创建工作认可度、支持度和满意度高,为衔接推进区创建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积极招引清河籍乡贤回乡创业,推动社会资本赋能乡村振兴。截至目前,共有2家小微企业落户衔接推进区,4名致富能手回乡成为致富带头人,50余名在外务工群众为衔接推进区创建出资出力,以人才振兴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血液。
  部门联建,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牵头,11个县直单位联系帮包,40余个行业部门积极融入,举全县之力集中资金、政策、优势资源向衔接推进区倾斜,为更好地完成创建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政企合建,充分发挥国有公司自身优势,加大投入,补齐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短板,通过土地流转集约化经营,扩大农业产业规模效应;积极发动衔接推进区内的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农业合作社等注入社会资本,在产业振兴上持续发力。
  坚持共治,激发支部、党员和村民创建积极性
  强化支部堡垒作用。将各村创建成效纳入村干部日常考核,拉大绩效考核差距,先后开展现场观摩、“擂台比武”6次,充分调动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截至目前,对工作开展不力、行动迟缓的村干部免职1人、约谈2人。通过村干部带领党员群众攻坚克难,进一步增强党支部凝聚力和向心力,夯实组织振兴基础。
  强化党员作用发挥。通过实施新型党员联户制度,建立起信息化支撑、精细化管理、网格化服务的现代乡村管理服务模式,形成了群众认可党员、党员找准定位、党群共同参与的基层治理新格局。结合衔接推进区建设,开展党员专题培训4场次,新发展党员2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1名,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突显,为民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强化村民民主自治。号召党员、网格员、群团组织、志愿者等群体融入创建工作,通过“法治+德治+自治”三治融合,基层治理水平不断提高。探索推行“党建引领·善信惠民”信用评价体系建设,用积分换实物方式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村庄建设和公益事业。进一步加强网格员管理及培训,切实做到社情民意全了解、矛盾纠纷全掌握,形成多方协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坚持共享,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做好民生保障
  发展成果共享。项目、资金、政策向衔接推进区倾斜,各村先后完成道路硬化、湾塘整治、绿化亮化、房基维护、街角公园建设、垃圾分类以及办公场所提升、自来水改造、污水管网改造、墙面粉刷等民生工程,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有力促进生态振兴。
  民生保障共享。持续加大民生投入,投资96万元改善中小学、幼儿园教学条件,进一步规范教育教学管理,稳步提升教育水平。投资108万元扩建卫生院门诊楼、维修村卫生室,推进专家坐诊、大型设备共享等重点工作,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投资35万元对敬老院进行改造升级,提高农村养老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优化便民服务,简化办事流程,推动医保、民政、人社等政策落实落地。
  精神文明共享。投资20余万元,提升文体活动设施和图书室功能,积极开展文化惠民、“好媳妇好婆婆”表彰评选、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文化下乡等活动,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依托“乡村记忆馆”和“黄河文化馆”,开展法治文化、黄河文化、红色文化、非遗文化宣传,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动文化振兴。
  坚持共富,扩产业促增收保就业共享发展成果
  产业发展促增收。以粮食产业为基础,通过“公司+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方式,实现衔接推进区内土地全部集中流转,亩产量提高100公斤左右,村集体实现增收50万元。整合各村瓜果蔬菜、香油、豆制品、鸽子蛋等土特产资源,形成“一村一产业、一村一特色”发展格局,村民人均年增收750元,通过产业发展促进群众增收。
  保障就业促增收。充分发挥衔接推进区内农业龙头企业示范引领作用,设立就业车间3处,解决周边200余名村民就业;打造就业工坊8处,帮助142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开展电商直播、农技推广、政策宣讲、技能培训等不同主题的乡村振兴培训班9期,培训人员600余人次,开发公益性岗位155个,保障就业困难群体稳定就业。
  以工代赈促增收。始终注重将创建工作与“以工代赈”有效结合。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根据群众能力特长设立13个工种的就业人员储备库,按照就近就地、人岗相适、尊重意愿原则,双向选择精准匹配,根据用工表现对务工人员采取动态化管理。省发改委对衔接推进区创建中以工代赈项目开展专项督导,给予充分肯定。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