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回 响
——专家学者、获奖诗人谈第六届国际《尚书》学学术大会和第六届中国伏生诗会
  王锋
  日前,第六届国际《尚书》学学术大会和第六届中国伏生诗会在邹平举行,两个大会均取得圆满成功和巨大成就,社会反响强烈。现摘登部分专家学者和获奖诗人的会后感言,让我们进一步关注和思考由这两个大会所引发的关于伏生精神、《尚书》文化和“伏生故里”文化品牌打造的一些热点问题,发挥好两个大会所激发出的文化能量,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以期在推进品质滨州文化事业发展上不断创造新成就。
  学术大会确认邹平在中国文化史上有极高的地位
  学术大会确认邹平在中国文化史上有极高的地位
  (钱宗武国际《尚书》学会会长、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
  第一点,两个会议同期召开,极大地提高了邹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来自海内外、全国各地的学者们、诗人们,对邹平有了更直接、更真实的了解和体察。会议期间,与会者充分感受到了邹平人民的精神风貌、精神气质。会议结束离开邹平,他们都是带着对邹平最美好的回忆,回到了天南海北、四面八方,在今后的生活、教学、研究工作中,我相信一定会更多地宣传邹平。
  第二点,此次学术大会提交的论文数量在国际《尚书》学会的历届大会中是最多的。因为主题是“伏生与《尚书》”,所以与会者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全方位全系统地对伏生精神和《尚书》文化,以及伏生和《尚书》之间的关系作了深刻阐释。比如,什么是伏生精神,伏生精神有什么特点,伏生精神和古老的《尚书》文化在现代有什么样的意义,也就是说对我们当今的生活、生产、社会发展以及经济发展有什么样的价值,在这个学术大会上都作了多维度深层次阐释。第六届中国伏生诗会,用多种美好的形式、沉浸式的表演以及强烈的带入感,把大家带进了诗会中、诗歌中。伏生诗会和学术大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体现。
  第三点,通过此次大会,从理论上、学术上阐述了邹平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极高地位,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一个地标,也是中国精神文化的一块高地,在此次学术大会上得到了确认。海内外学者从各个方面论证了伏生的精神、思想、价值的历史性和现代性。
  在“两创”道路上,邹平做出了特色走在了前头
  (傅永聚国际《尚书》学会副会长、原曲阜师范大学校长)
  邹平是伏生的故乡,伏生是邹平的骄傲,能在伏生的出生地举行国际《尚书》学学术大会这样高规格的会议,来弘扬伏生精神、传播《尚书》文化,意义非同一般。伏生再造《尚书》,对中华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会议期间,海内外专家学者还首次公祭伏生。应该说,在“两创”道路上,邹平做出了特色、走在了前头。
  要深度挖掘被“冻”住了的传统文化
  (廖名春清华大学历史系暨思想文化所教授)
  对重要传统文化资源要进行深度挖掘,要采用适当的形式,展示它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有很多优秀的文化资源,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现在比较冷、比较稀缺,或者属于“冷门绝学”。我们现在要特别注意深度挖掘这些被“冻”住了的传统文化。伏生传世的资料很少,但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贡献又非常大,实际上伏生千百年来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和重视,有关他的著作也散佚了。这次在邹平隆重公祭伏生,是千百年来第一次,规模宏大、庄重典雅,视觉震撼力强,必将有力推动伏生精神和《尚书》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邹平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成功范例(徐兴无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逐步增强,整个民族进入到一个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新时代。人们开始重视身边的文化资源,邹平也对当地的传统文化更为重视起来。在这样一个文化自觉的基础上举办这样高规格的会议,特别有助于激发当地民众更高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有利于激发大家对邹平的文化认同感,激励大家团结起来把邹平建设得更好。
  党中央提出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次会议就是很好的文化实践,这样的文化实践必定会取得大的文化成果。另外,以前像经学特别是像《尚书》这样的文化典籍,都是学术界在研究。进入当代社会,研究阐发这些典籍并实现现代化转化,使其成为滋养当代社会生活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需要学术界和地方、民间社会通力合作。这次会议有党委政府、学术界、社会各界等多方参与,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提供了成功范例。
  公祭伏生是一种非常好的设计
  (汪启明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教授、中国训诂学研究会副会长)
  公祭伏生典礼是一种非常好的设计,能促进稀缺的重要文化资源得到深度挖掘,用有形的、生动的、隆重的形式,增强活动的仪式感和可接受性,让更多的人了解伏生的功德,走进伏生的精神世界。此次公祭伏生典礼,是做了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因为这不是生硬的说教,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智慧通过生动的歌诗乐舞能够更深刻地感染人、教育人。在邹平、在雨中公祭伏生盛典必将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
  伏生诗会美哉奂焉(朱岩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
  第六届中国伏生诗会,是邹平人对传统文化的致敬、对时代精神的呼应。诗会融合创作、朗诵、表演于一体,美哉奂焉,卓然不群,观众沉浸其中,目酣神醉。就我而言,诗会的90分钟里,我经受了精神的洗礼,听到了时代的呼唤,可谓品尝了一场视、听、思完美融合的“饕餮盛宴”。
  伏生诗会与土地连结在一起
  (车行健台湾政治大学中文系教授)
  伏生当年在艰难的环境下,全力将《尚书》保护并传承下来。两千年后的人们,在伏生授经的土地上,举办探讨《尚书》的会议和一系列纪念伏生的活动,这很有意义。
  伏生诗会上的诗感情饱满,富有生活气息,与土地连结在一起,是给普罗大众看的,非常接地气。
  《尚书》在日本的影响源远流长
  (伊藤裕水日本山口大学人文学部讲师)
  伏生所保护和传承的《尚书》,在日本的影响也是源远流长的。日本的部分年号就是根据《尚书》名言定出来的,并且这些年号数量很多,可见《尚书》的文化影响力之大。作为深受《尚书》文化影响的日本人,能够来伏生故里参加《尚书》学学术大会、伏生诗会、公祭伏生典礼,感到非常高兴和激动,非常感谢邹平。
  获奖诗人眼里的“中国伏生诗会”
  高君:来自山东,一等奖作品《原野的母语,致敬伏生》作者
  对本次伏生诗会印象最深的有三点:一是组织工作细致缜密。不难看出,各部门单位密切配合、协同完成,保证了每个环节衔接顺畅、有条不紊。二是诗会节目精彩纷呈,充分展现了伏生故里邹平的新气象,以及伏生文化给这座城市带来的精神升华。三是感觉诗会时间还稍显仓促,各地诗人来一趟不容易,建议诗会适当延长。
  马冬生:来自河南,二等奖《给孩子讲“稼穑”的音形义》作者
  伏生故里邹平,我的诗和远方。踏足伏生故里邹平,参加中国伏生诗会,尽管时光短暂,但邹平的情义与诗歌的意蕴永在,必将是我最难忘最美好的回忆。邹平于我是陌生的,也是温暖的,那么多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让诗会有了延伸不尽的诗情,让我感受到了伏生故里的温度与厚重。
  第六届中国伏生诗会,虽然是县区一级的晚会,但整体水平却是五星级的,特别是朗诵者的朗诵,让获奖作品更加打动人心。诗会活动组织周密,舞台灯光音乐背景都很好,特别要感谢冯春霜老师对我作品的全心演绎,希望伏生诗会暨公祭伏生活动年年举办,让邹平“伏生故里”文化招牌熠熠生辉。离开邹平了,相信我在邹平种下的诗歌的种子已经发芽,必将长出最妙曼的诗意、最蓬勃的生机。祝福邹平。
  王志彦:来自山西,二等奖《邹平,齐鲁大地的山水颂章》作者
  连续举办了六届的中国伏生诗会,对《尚书》文化和伏生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具有重大意义。我对“伏生故里”地方文化品牌建设提出以下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一是除了每年一届的伏生诗会,要在邹平当地中小学增设“尚书再造”课程,让伏生精神深扎邹平大地。二是打造“伏生故里”文化品牌,形式不能单一,除公祭和诗会等活动外,还要开发有关伏生和《尚书》方面的文创产品。三是伏生祠的修缮和恢复工作还需加大力度。在时机成熟时,建议增建伏生书院和文化广场,公祭活动才更显规模和庄重。四是伏生诗会每年可以增减节目,成熟的保留,不成熟的逐年调整完善。相信中国伏生诗会会越办越好,一定会成为齐鲁大地上亮丽的文化名片。
  董剑:来自山东,三等奖作品《山村简史》作者
  第六届中国伏生诗会和第六届国际《尚书》学学术大会同期举办,两个会议互相映衬,为邹平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提升了活动的高度与厚度。
  我觉得诗会的亮点是“朗诵环节”,每一位朗诵者都非常好地诠释了获奖作品,情感饱满、到位,视频背景精美、大气,与获奖作品高度契合。“古诗今唱”这类节目也很好,我觉得这样能够把一些经典诗句编排得朗朗上口,更有利于传播。此外,公祭伏生典礼也让来自全国各地的诗人学者触动很深,有了更真切的文化体验,心灵受到洗礼。在邹平期间,我没想到有那么多人为伏生诗会倾注了如此多的心血,尤其当我看到那些小演员们一排排坐在走廊的过道中候场,着实令我感动。
  刘平平:来自山东,三等奖《父亲的麦子》作者
  第六届中国伏生诗会举办得隆重热烈又高端大气,节目唯美、接地气,是一次成功的诗会。作为诗会的参加者,我谈一下个人想法:一是,作为一个全国性诗会,会期有点短。我知道好几个外省获奖作者,因为会期短未能参会。二是,在诗会期间,可以举办一些诗歌或文化研讨交流会。三是,诗会敞开胸怀接纳全国各地、世界各地的诗人、学者,所有华语作者可以参加每一届征文活动,是否可以加上一条“往届获得一等奖的作者可以继续参赛,但不能再获一等奖”;如果作品足够优秀,可以专门为其设置荣誉奖。
  马亭华:来自江苏,优秀奖《稼穑记,兼致伏生》作者
  第六届中国伏生诗会对获奖作品的演绎堪称完美,画面与朗诵的契合度高,舞美灯光效果震撼。主办方对伏生诗会每年一届的连续性举办,值得推崇,已成为其他地方在打造传统文化品牌方面学习的典范。建议扩大伏生文化展览馆的占地面积和规模,在韩店镇和邹平市区都应建有伏生文化展览馆、伏生文化广场、伏生诗歌墙、尚书广场等,真正将文化事业做深做细。
  (作者为滨州日报原副总编辑)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