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引进科研专家团队 整合国企民企资源
北海经济开发区全力推进海马产业发展
  滨州日报/滨州网北海讯(通讯员 韩朋朋 报道)近年来,北海经济开发区积极落实“海上滨州”战略,出新招、办实事、解难题,全力解决企业发展困难,助力海马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自海马在北海繁育成功以来,海马产业发展一直备受关注。子午海马产业园项目,作为推动海马产业化发展的关键举措,目前各项前期手续已经完成,施工机械已经进场,正在进行土地平整等工作,海马产业园建设稳步推进。
  北海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学东介绍,子午海马产业园项目已完成立项、环评等前期手续,专项债项目已批示,园区现正在做三通一平工作,计划5月份开始地上建筑施工,预计年底一期工程投入使用,让海马在新厂房内越冬。
  海马作为名贵海洋生物,其药用价值很高,素有“南方人参”美誉,备受国内外市场青睐,在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领域,应用前景广阔。近年来,由于受到过度捕捞、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多种因素影响,野生海马资源正在不断枯竭。我国于2004年起,将海马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管理范畴。目前国内具有一定规模的海马养殖企业仅30多家,国内年成品总量约为50吨左右。“目前,我国海马年需求量大约500吨,未来将超过2000吨,而人工养殖年产量仅50吨,远不能满足需求。”北海海缘养殖科技有限公司经理付金亮说。
  市场有需求,政策添活力。2019年,在北海经济开发区支持帮助下,海缘养殖科技公司通过重点引入中国水产科学院东海研究所研究员张东博士,成功突破了海马养殖成活率低、亲海马繁殖率低、病害发生率高三大技术瓶颈,使海马养殖效益提高50%以上,为海马产业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提供了技术支撑。目前,亲本数量从最初的100对发展到现在的2000对,苗种繁育量从最初的10万尾发展到现在的50万尾,海缘公司在海马工厂化繁育、养殖技术及池塘养殖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但想做大做强,眼前却面临诸多困难。
  付金亮介绍,受养殖面积影响,海缘公司平均每年海马干品产量在2吨上下,收益1600万元左右。该公司于2019年就计划新建海马养殖基地项目,因未打开“药食同源”关键一环且市场拓展性不强,一直未能实施。海缘公司作为滨州首家引进海参、南美白对虾、石斑鱼、大菱鲆并繁育成功的企业,一直着力发展适合滨州本地养殖的新品种。
  面临当前海马养殖产业发展的“窘境”,如何“扶上马送一程”,成为摆在北海经济开发区管委会面前的重要问题。经过不懈努力,今年,北海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促成了海缘与辖区国有企业临港集团的合作,北海渤海水产种苗繁育中心项目、海马养殖及育种中心项目、海马深加工项目签约落地,初步打造起集渔业种业、养殖、加工、交易、冷链物流、海洋生物医药为一体的对虾、海马全产业链条。
  “海缘公司、张东博士团队与国企的合作,最重要的是通过国企引导产业、投资产业带动地方经济,并优化政府服务的重要举措,通过与国有资产合资既可有效地缓解了项目资金压力,还能解决项目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投资海马产业,属于战略性投资项目,国企在推动海马药食同源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民营企业运作规范程度低,通过国企的介入,既能将民营企业规范化,也能扩大投资规模,以打造当地标志性产业,利用双方的优势,更能把海马产业做大做强,实现双赢的目的。”王学东表示。
  变“单打独斗”为“联合作战”,国有企业的加入,让海马产业的发展有了更多的条件和更大的空间。据介绍,子午海马产业园项目,是临港集团布局产业投资直投模式的第一次实践,更是该集团公司在党建引领下思想解放的成果。国企发挥自身优势,做好固定资产投资,民企发挥技术优势,实现市场运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内海马繁育、养殖、推广最大区域,也将引领北海经济开发区在海洋渔业、大健康等方面产业的发展。
  据了解,海马产业园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年产海马苗7000万尾、种马150万尾、反季节南美白对虾720吨、石斑鱼苗1200万尾、半滑舌鳎鱼苗2000万尾、大菱鲆鱼苗800万尾,年产值约6.5亿元、利税1.62亿元,直接带动就业500人,年人均增收6.6万元,所育海马苗可供推广海马盐田虾混养面积10万余亩,间接提高盐田利用率,亩产增收3000元。
  “通过成功合作,充分展示了国企在产业投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更是顺应国家发展要求,国有企业进入市场化运作的典型案例。我们集团将认真做好总结经营,做好新形势下的市场化产业投资,继续在区内高端化工、高端铝产业、新能源高端装备产业等方面推广,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王学东说。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