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消费市场提质扩容 消费结构优化升级
——党的十八大以来滨州市消费市场发展情况综述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丁春贵通讯员李艳霞邱静
  党的十八大以来,滨州市委、市政府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积极顺应消费升级趋势,不断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加快电商、快递进农村。全市商品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居民消费水平显著提升,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
  消费总量持续扩大,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滨州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居民消费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消费市场总量不断扩大。2012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429.2亿元,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3.3亿元,比2012年增加394.1亿元,年平均增长7.5%;2020年虽然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影响,但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仍然实现了1.1%的增长速度,2021年受基期数据影响增速高达14.7%。从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看,2021年全市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19.3%。消费市场涉及的四个行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占全市GDP的比重由2012年的11.7%提高到2021年的12.3%,占比提升了0.6个百分点。
  市场主体数量激增,规模逐步壮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商事制度改革的启动实施和持续推进、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各项减税降费和金融支持等惠企政策的不断发力,消费市场活力得到持续激发,企业数量和规模呈爆发式增长。2021年底,全市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四行业法人企业32546家,比2012年增加26064家,年均增长19.6%。从限额以上企业看,2021年底全市限额以上四个行业的企业个数达794家,比2012年增加281家,年均增长5%。
  从企业规模看,2012年全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销售额过亿元的企业只有102家,到2021年达到了286家,是2012年的2.7倍多。其中,销售额过亿元的批发企业增长较快,由2012年的65家增加到2021年的236家,增加了171家。
  消费新业态不断涌现,新兴消费蓬勃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商业业态不断发展,商贸企业经营模式不断创新,消费新载体不断涌现。
  城市商业综合体引领消费时尚。城市商业综合体融合了商业零售、餐饮、休闲、娱乐、文化、教育等多项功能,对居民生活配套服务和繁荣城市商业等起到了重要作用。2021年,全市城市商业综合体共实现销售额6.1亿元,商户数共计301个,从业人员1951人,全部可出租(使用)面积10.1万平方米,实际营业面积8.9万平方米,车位数1493个,全年客流量达1373万人次。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消费品市场、提升了城乡居民生活品质。
  连锁经营模式快速发展。2021年全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连锁总店数15个,比2012年多11个;连锁门店1879家,是2012年14倍,年均增长34.1%;营业面积1289万平方米,比2012年增长343.5倍,年均增长91.3%;年末从业人员7582人,是2012年的10.3倍;实现销售额73.2亿元,比2012年增长77.7%。
  网络消费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多领域运用,使居民的消费习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线上消费场景不断丰富,社区团购、在线教育、直播带货等新型消费模式发展得如火如荼。2021年,全市实现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约123.7亿元,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5.0%,全市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零售额5.8亿元,比2017年增加5.5亿元,年均增长80.7%。
  消费结构持续优化,消费需求不断增加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以及消费观念的转变,居民消费从注重量的满足转向追求质的提升。十年间,粮油、食品类年均增长9.3%,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速1.8个百分点;穿类商品零售额年均增长3.5%,日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年均增长4.3%。数字化、文化类消费持续升温,全市限额以上通讯器材类年均增长8.4%;文化办公用品类年均增长5.7%。
  随着居民收入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消费需求旺盛。2021年,全市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商品零售额91.63亿元,比2012年增长86.9%,年均增长7.2%。其中,新能源汽车2021年零售额4.52亿元,是2019年的4.9倍,年均增长220.5%,远高于传统汽车增速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餐饮业积极践行转型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改革,利用互联网一站式服务平台加快行业发展,十年间餐饮收入年均增长4.4%。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