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滨城区市西街道用机制赋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构建“六位一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体系
探索1335工作机制为乡镇未保工作提供“市西模式”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田中岳通讯员董高峰孙文爽


  近年来,滨城区市西街道坚持党建引领,以滨城区创建未成年人保护先进示范区为契机,用机制赋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以依法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为目标,依托1个社工站和22个分站,构建以全面落实未成年人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六位一体”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体系,积极探索未成年人关爱保护服务1335长效机制,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乡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市西模式”。
  加强顶层设计,突出“党建引领”一个关键
  突出党建引领。市西街道突出党建引领,成立由街道党工委书记和办事处主任担任双组长的未成年人保护领导小组,坚持“党工委统揽、办事处主导、多措施并举”的原则,统筹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每季度定期召开1次推进会,专题研究未成年人保护重大问题、重要事项和重点个案。
  加强宣传督导。街道利用微信公众号、业主微信群、敲门行动等渠道,普及正确的家庭教育知识,营造良好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氛围。同时,街道组建了由家庭教育师、心理咨询师、律师等组成的未成年人保护专家团队,依托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开展各类科学育儿、家庭教育知识、家长课堂、普法教育活动。自2021年以来,累计开展各类未成年人保护服务活动260余场次,覆盖辖区未成年人3200余人次。
  加强队伍建设。街道提高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准入门槛,组建了涵盖心理咨询、家庭教育师、法律、医疗、志愿者、社工等六大资源的未保专业服务队。同时,街道通过轮训、集中学习、观摩体验等多种形式,开展各类能力提升培育活动12场次,参与1000余人次,助力辖区儿童社工队伍、社区工作者、儿童主任等一线工作队伍能力提升,保障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有效实施。
  提升服务水平。街道培育社区、村“本土讲师”队伍,在学校开展家庭亲职教育讲座,助力提升家庭监护能力;开展儿童服务队伍专业化技能培训,通过技能大赛、征集优秀案例、树典型立表率,激发服务人员自我提升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引入社会专业力量,助力提升未保工作的针对性和专业性;建立“专家督导”智囊库,聘请各领域服务专家,为未保服务队伍提供强力支撑。同时,街道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相关经费纳入年度预算,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社会力量按规定享受相关税费优惠政策。
  聚焦关爱保护,落实“全覆盖”三级服务网络
  健全三级联动关爱服务网络。街道依托“三站合一”社工工作服务站,建成“街道、社区、村”三级联动模式,形成上下衔接、横向联动、“结点成网”全覆盖的服务网络。委托专业社工机构,定期对1名儿童督导员及57名儿童主任进行考评,建立定期考核淘汰机制开展“督导评估”,助力提升社区、村级未保专业工作能力。
  发挥未保站服务基地作用。街道发挥未保站服务基地作用,做好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日常工作,发挥对家庭监护指导,预防、发现困境儿童作用。常态化开展入户探访、亲情陪伴、风险识别、及时上报、救助帮扶等普惠性服务,及时发现解决未成年人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
  动员专业组织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街道先后引入海燕社工、阳光社工、众智社工、如北辰社工等专业社工,以及专业心理服务、专业法律服务等社会力量,链接整合服务资源,对“儿童之家”进行管理,培育孵化本土儿童社会服务组织,开展“类家庭”式服务20余场次,并在利民等社区建设了“爱眼小屋”基地。
  聚力体系建设,构建“兜底式”三级预防机制
  搭建平台,构建“政、家、校、社”一级预防体系。借助市西街道社工站,搭建多方参与平台,做好兜底保障工作,构建“政、家、校、社”未成年人保护大格局。街道辖区实现社区家长学堂全覆盖,定期邀请专业家庭教育指导师开展父母学堂、亲子关系工作坊等活动,为有需求的家长提供家庭教育个案咨询服务,扩充家庭教育知识,增强家庭监护能力。与辖区内各教育部门联通联动,定期开展平安校园和儿童自护系列服务,对学校发现的潜在儿童个案及时启动政、家、校、社共同介入模式。利用各社区社工分站建立“儿童之家”服务基地,开展假期课业辅导、兴趣培养、社会实践等活动,成立社区“儿童议事员”服务队,发挥儿童主人翁意识,培养其成长为有责任心、自信、睿智的社会小公民。
  干预前置,形成未成年人保护二级预防体系。街道在定期摸排的基础上,将未成年人保护服务工作干预前置,强化事前评估预警,定期对未成年人开展风险评估,实现一人一档,通过提前评估、分析归类,做到分类提前预警,根据警情提前做好干预预案和事态跟踪,力争提前化解或最大限度降低未成年人权益受侵害的程度,从处理危机转变为处理“未”机。
  精准帮扶,搭建未成年人保护三级预防体系。对于达到预警状态的未成年人,立即启动三级响应(村—社区—街道)机制,根据未成年人个性需求,社工分站开展专业个案管理服务,通过心理赋能、家庭监护指导、社会参与实践、复学就学、技能提升、资源链接、政策落实等多种方式,扩大社会支持,提升未成年人自身及家庭抗逆力。同时,针对因家庭环境困难、监护人能力缺失等原因而造成辍学、流浪的未成年人开展临时救助服务,协助其进入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享受临时庇护,做好跟踪服务。
  创新服务举措,落实“全领域”五大联动机制
  建立动态监测机制。委托专业社工机构,对街道内留守和困境儿童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建立一人一档,并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动态监测和动态管理。依托全国儿童福利信息系统、山东数字民政儿童福利系统,做好数据采集录入、审核报送、动态更新等工作,实现多部门未成年人有关信息通报共享。
  落实强制报告机制。与“12345”政务服务热线进行对接,对所在区域内的儿童实现在线转接、在线处置、后期跟踪服务一体化;与街道内所有开展儿童服务、密切接触儿童的一线工作者,包括儿童主任、儿童督导员、社工和志愿者等签订《儿童保护承诺书》,强化其责任与义务;强化具有强制报告的单位主体责任,与中小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村(居)委会、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及其他负有强制报告责任的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签具《主体责任承诺书》,确认在工作中发现9类困境儿童要第一时间进行上报。
  建立调查评估机制。委托海燕社工等第三方专业社工机构,对街道内困境未成年人的安全处境、监护情况、身心健康状况等定期组织开展调查评估,形成评估报告。截至目前,已对17名有特殊情况的未成年人通过各社工分站提供跟进持续性服务。
  建立联席会议(个案会商)机制。在市西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下,牵头落实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会议制度。根据工作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召开未成年人保护联席会议。针对涉及多部门的重要事项或个案问题,通过联席会议共商帮扶决策,确保未保工作及时、有效。
  建立从业查询机制。建立密切接触未成年人岗位入职查询制度,明确查询程序及相应责任。招聘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工作人员时,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查询应聘者有无性侵害、虐待、拐卖、暴力伤害等违法犯罪记录。对现有工作人员完成第一次查询后,定期开展查询工作,在收到查询结果的30个工作日内,与有相关违法犯罪记录的人员解除工作关系。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