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大棚果蔬种植铺就西辛庄村致富路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郭刚通讯员吕思敏赵新亮
  
  2月3日,正月初三,早晨五点,滨城区杨柳雪镇西辛庄41岁的宋延国和妻子已经来到黄瓜大棚里采摘黄瓜。夫妻俩打开头灯,拨开绿油油的黄瓜叶,小心翼翼地摘下一根根绿莹莹带着露珠的黄瓜。
  经过两个小时的忙碌,一筐黄瓜采摘完毕,宋延波用小推车把黄瓜推出大棚,送往离大棚不到500米的村头黄瓜批发市场,前来拉黄瓜的货车早已经摆上磅秤在车旁等候。
  说起一年种黄瓜的收成,宋延国笑着说,自己家种了三个大棚,已经种了14年。每个大棚一亩多地,三个大棚能让他家一年稳定收入25万元左右。每年除了落黄瓜蔓那四五天比较忙的时候需要雇两个村民帮忙外,从每年9月份种下瓜秧到来年6月份,近10个月的时间都是夫妻俩自己忙活。由于村里从种到收都形成了一整套成熟配套的产业链,种苗、肥料、技术和销售都有专业人员帮忙,现在种植黄瓜成了西辛庄村民的当家产业,家家户户通过种植黄瓜经走上了致富路。
  像宋延国一样,勤劳智慧、坚韧不拔的西辛庄村人,已经利用他们紧邻徒骇河得天独厚的水土条件,在这里发展了20多年的大棚果蔬种植。该村有219户746人、1800多亩地,建起300多个大棚,种植黄瓜、葡萄、甜瓜等作物,大棚黄瓜亩均收入达到了8至10万元。
  西辛庄村党支部书记赵福国介绍,为了让村民的收益得到保障,2007年,村里成立了滨城区辛庄蔬菜专业合作社。自此,村委统一定价并开通绿色通道,蔬果直供银座、惠万家等大型商超。全村一个价、市场规范运行,村民只管专心保障蔬果的好品质即可。此外,合作社还统一提供种苗、化肥、农药、技术服务,让种植户更加省心。市区两级农业农村局的技术人员也经常来村测土质,实现测土配方施肥。“苗好了、地好了、产品品质好了、品种多了,西辛庄以大棚黄瓜为龙头的蔬果产业得到了稳定健康的发展。”赵福国说。
  从2017年开始,合作社引导村民种植葡萄、甜瓜。2018年6月1日,合作社办起采摘节。2018年西辛庄村接待游客7000人次,2019年达到10000人次,2020年西辛庄荣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称号。种大棚蔬果,让西辛庄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每户年平均收入达一二十万元,并辐射周边大唐村、小唐村、三河湖村及惠民县胡集镇于家村等10余个村。
  回顾西辛庄20多年黄瓜产业的发展历程,党建引领是关键。多年来,西辛庄村党支部一届接着一届干,坚持念好“果蔬经”,走好果蔬产业致富路。支部领办合作社,实现了集体农户“双增收”。合作社通过提供种植服务、蔬果统一定价、直销大型商超等方式,让种植户、村集体收入实现跨越式提升。
  不断适应市场需求,全面提档升级,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是西辛庄蔬菜专业村保持长盛不衰的又一成功密码。西辛庄村在杨柳雪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先后借助扶持资金和自筹资金,建设村庄生产路,实现与运输主干道互联互通。2020年,又新建高标准大棚10个,提高村集体收入4万元。同时,该村以“走出去、请进来”为思路,组织种植能手外出学习先进技术经验,邀请农技专家为种植专业户提供技术支持;建立蔬菜批发交易市场,大力举办“田园风光果香辛庄”采摘节,成功打造了城市近郊的果蔬采摘游品牌。
  如今,西辛庄村现有高标准蔬菜大棚316个,已经发展成为“户户种大棚、人人是专家”的产业大村,走出了一条乡村产业振兴的特色之路。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