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记者刘青博张丹丹丁春晓报道)12月11日上午,《情暖滨州》致敬宋海燕特别节目——《心愿》在滨州电视台演播大厅完成录制,将于12月18日、19日在滨州电视台播出。
《情暖滨州》是由滨州市红十字会与滨州传媒集团联合打造的大型公益救助栏目,本期致敬宋海燕特别节目——《心愿》,讲述的是“中国网事·感动山东2018”年度十大网络人物、滨州市道德模范、已故“爱心保洁员”宋海燕实现心愿的历程。节目邀请了关心、关注宋海燕的社会各界爱心团体和人士参与录制,一起回顾了宋海燕生前的感人事迹,向这位平凡而伟大的保洁员表达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
爱心保洁员宋海燕生前坚持做公益十余年,去世后捐献遗体和眼角膜
宋海燕生前是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的保洁员。从事保洁工作十余年来,她每天都是凌晨3:30上班,尽管工作十分辛苦,但她却仍在工作之余坚持到敬老院做义工,十余年从未间断。她是一位单身母亲,月收入仅千元,平日里省吃俭用,却连续多年向灾区捐款近5万元;她为400余名身患残疾的学生缝制新棉被,用“妈妈”般的关怀修复他们受伤的心灵;她曾帮助12位老人治好了褥疮,又为25位老人送去了临终关怀。
宋海燕仅仅是一名普通的保洁员,却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身边的人无不为她帮孤、助残、扶贫、济困的精神所感动。因为她,一股股爱的暖流汇聚,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慈善事业中来,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2018年3月,宋海燕检查出患有乳腺癌。在多次化疗之后,宋海燕已满头白发,身体明显变得虚弱。可即便如此,她依旧坚持公益事业,并嘱托儿子郑晓龙帮她完成一个心愿:在她去世后,把遗体捐献给她终身服务的滨州医学院,让学生们做实验用;把她的眼角膜留给那些需要的人,让他们有机会重见光明。
2021年10月24日凌晨5时36分,宋海燕的心脏停止了跳动,走完了她59年的生命历程。当日中午12时,宋海燕的儿子郑晓龙遵照母亲生前遗愿,在滨州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和亲属的见证下完成了母亲的遗体和角膜捐献。
节目回顾了宋海燕的心愿达成过程,介绍了宋海燕角膜捐献和受体情况
《心愿》节目录制现场,栏目组播放了纪录片《海燕之歌》《这座城还她一个愿》,并邀请宋海燕的儿子郑晓龙、宋海燕的生前好友唐瑞云、滨州市红十字会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毕燕君、山东省红十字眼库工作人员张镜宇到场,与主持人一起为观众回顾了宋海燕的心愿达成过程,并介绍了宋海燕角膜捐献和受体情况。
毕燕君介绍,宋海燕的故事感动了许许多多的滨州人,不少人毅然加入人体器官捐赠的行列。自2011年至今,滨州市已经实现角膜捐献45例,遗体捐献22例,肝脏、肾脏等大器官捐献13例。捐献的实现离不开志愿者的支持,更离不开他们家人在背后的默默支持。以宋海燕为代表的捐献者们,挽救了许许多多陌生人的生命,更拯救了无数濒临破碎的家庭。他们的大爱精神让滨州这座城市更有温度、更有品质。
张镜宇介绍,宋海燕两个角膜的受捐者,分别是泰安市60岁的陈女士和枣庄市58岁的李先生。今年10月25日下午,两位受捐者顺利完成了角膜移植手术。目前,陈女士的术眼视力已恢复到0.3,李先生的术眼视力已恢复到0.5。两位受捐者委托张镜宇向宋海燕及其家属表示由衷的感谢。
得知妈妈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得以延续的消息后,郑晓龙的心情特别激动,他说:“感谢大家让妈妈完成她的心愿。她能用这种方式看到这个世界,我为她感到欣慰和自豪。”
参与节目录制的爱心团体成员、爱心人士、热心市民纷纷表达对宋海燕的崇高敬意
现场,参与节目录制的爱心团体成员、爱心人士、热心市民纷纷发言,表达对宋海燕的敬佩之情。
他们中,既有滨城区秦皇台乡中心学校教师、无棣德正社工、邹平红十字会甘霖志愿服务队队员、星火义工,也有审计事务所工作人员、三河湖实验学校教师、渤海中学五年级学生、学生家长等。他们纷纷表示,自己会向宋海燕学习,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将宋海燕的爱传递下去,温暖更多的人。现场有不少观众被宋海燕的事迹感动得失声痛哭,还有观众表示,将会和宋海燕一样,捐献出自己的遗体和眼角膜,为社会作贡献。
“宋海燕用最平凡的方式感动了一座城,我深深地被宋海燕的精神感动着、鼓舞着。我想对郑晓龙说,你的母亲用她一生的情怀,温暖了我们滨州市整座城,彰显了人间大爱。我鼓励你,勇敢地面对人生,坚强地奋斗你自己的未来。妈妈虽然走了,但是她从未走远。请记得,你不孤单,我们永远都在你的身边。”无棣县马山子镇高井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无棣德正社工服务中心副主任张文滨说。在节目录制完成后,张文滨安慰郑晓龙要坚强地生活下去,并向郑晓龙捐款5000元。
“宋海燕将她的遗体捐献给滨州医学院,这是人世间最完美的馈赠。宋海燕用她的行动诠释了无私奉献的大爱精神,践行了‘器官捐献、生命永续’的理念,这种精神是当前社会所需要的,更是医学事业进步发展所需要的。作为遗体捐献的接受单位,我们将号召、团结广大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学习宋海燕高尚的品质,把对宋海燕的无限崇敬之情转化为推动医学进步的澎湃动力,更好地肩负起‘性命相托’的重任,更好地佑护老百姓的生命健康。”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党委书记赵景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