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官家的马咱养不起
侯玉杰

  明朝时期,在军事管理体制方面有许多独到之处,如实行卫所制度,就是将地方户籍管理军事化,化“编户齐民”为军事农民,如今留下了许多知名的地名,如威海卫、石臼所等;明朝军事管理体制的另外一个特点是设置巡抚、兵备道,以军事为主兼管监察、盐务、水利、驿站等,监管范围也不固定,且设置、取消和辖区不固定,主官不是常设官,而是差遣官。
  武定兵备道设置于正德七年(1512年),起初辖2州18县,即滨州、武定州和阳信、商河、海丰、乐陵、蒲台、沾化、利津、青城、新城、齐东、陵县、济阳、德平、临邑、章丘、邹平、长山、淄川县,不久,长山、淄川县划属青州兵备道。武定兵备道辖有5个巡检司、1个千户所,马、步军,舍、壮、快,合计统辖5604人。
  武定兵备道的主要职能之一就是负责当地青壮年军事训练。到了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金坛人、山东按察司佥事、主管武定兵备道的王烨,针对操练中的种种弊端,上书山东巡抚、都察院,提出了精简操练青壮年的改进意见。王烨的意见建议最终得到山东巡抚的赞同,并采纳了他的意见。因此,嘉靖《武定州志》称赞说:“时巡抚都御史端公详允,俱依拟举行,民到于今便之。”
  扒着门缝看历史。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国家运转所需要的所有人力、物力、财力,最终都会传导到最基层的百姓身上,如同房屋的地基,埋在地下,最不显眼,却承受最大压力,出现小问题又很难被及时发现,一旦问题暴露,往往就是疾风暴雨的大问题。老百姓最终承受不起的压力,也是一点点积累形成的。我们平时读历史书,农民起义似乎就是官府横征暴敛,然后民不聊生,不得不走上梁山。其实,压死骆驼的最后那根稻草,或许就是我们熟视无睹的一件平常事。比如,武定兵备道每年的青壮年农民进行军事训练一项,就得动用2475人,耗费银两超过2万两,这是一笔非常可观的支出,相当于2000多户普通百姓一年的日常支出。积少成多,粒米成萝。一件一件的小事,积累成大事;一项一项的零碎支出,最终积攒成老百姓不能承受之重。
  扒着门缝看历史。兴利除弊,一直是执政者追求的目标。利与弊,其实是一对孪生兄弟,所谓祸福相依,利弊相生,好像兴利就好,其实不然,过犹不及。咸丰《滨州志》中收录了滨州知名乡贤、杜受田的远祖、康熙年间河南参政杜漺的文章《滨州革除歇家批头记》。杜漺认为:“尝闻利有大小,弊有浅深。兴一利不如除一弊,盖弊之所在,黔首之身家胥系焉。夫家既破,则身不能完;身既亡,则八口无所寄。此为民上者所当闻而心痛者也。”杜漺所赞扬的革除弊端,其实,一开始是为了方便百姓的利民之举,随着时间推移,弊端越来越多,再加上办事人员的上下其手,慢慢发生质变,好事就变成了坏事。比如,武定兵备道有一项官马民养的案例,本来是好事,官府为了节省开支,将官马散养到民户家中,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但是随着时间推移,不仅补贴不足,而且因为马匹的生病甚至死亡,农家需要赔偿,因此,谁家领养了官马,谁家就几乎注定要破产,这成了伤害武定兵备道所辖百姓的一项致命措施。
  三天的时间读这篇文章,至今我也没有完全弄明白。一是自己的古文功力不过关,尤其是公文类;二是历史背景不过关,特别是典章制度,历史基础不过关,很惭愧;三是历史有时真的如烟,时过境迁,脱离了那个时代、那个环境和语境,如此研究历史,往往就会隔着窗纱看美人或者灯下看美人,历史研究任重而道远。
图片来源网络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