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件件民生事 情暖百姓心
邹平“点题整治”突出问题确保17项民生实事惠民生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记者邱芹通讯员栗琳报道)“老旧小区维修改造”项目扎实推进,开工改造53个,切实解决老旧小区“脏乱差”等问题;通过“文体设施不足销号工程”,为200个村解决体育设施损坏问题;开展家庭医生个性化签约服务,惠及群众1.3万余人……在邹平市,一件件民生实事的实施,让城乡居民再次被一大波“收获感”所包围。
  群众出题、纪委点题、部门答题。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邹平市纪委监委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以项目化“小切口”对民生领域突出问题开展集中整治,推动职能部门落实群众立场,认真解决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果。
  邹平聚焦教育、卫健、医保、人社等职能部门,选取本领域群众反映强烈或反复出现的突出问题,以“加法”赋能,以“减法”除弊,确保17项惠民利民政策落到实处,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的实际效能。
  点题整治:落细民生“督办单”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群众期盼就是实施精准监督的风向标和发力点,要通过重点纠治、系统整改,把好事、暖心事真正办到群众的心坎上。”5月31日,在邹平市深入推进民生领域专项整治动员会议上,邹平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张庆华专门提出工作要求。
  找准问题,是保证整治工作成效的前提。邹平市纪委监委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方式,主动下沉基层收集群众和企业诉求。经过梳理分析,发现群众关切相对集中于教育医疗、住房保障、就业创业、生态环保、食品安全等领域。
  然而,这些领域既有群众集中反映的共性需求,也有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痛点难点,更有历史原因遗留的特殊问题,想在短时间集中解决,难度可想而知。
  “加法赋能,减法除弊”,整治实施前,一个“加减法”思路的提出,让“破题难”迎刃而解。按照工作方案的要求,相关部门应至少为群众办一件好事,或推动解决一件“急难愁盼”突出问题,用项目化的“小切口”实现利好累积、效果叠加,通过“点上发力”,求得“面上结果”的效果,带动整体工作有序推进。
  “民说民评”恳谈会、365户籍示范窗口创建、城乡道路通畅工程……17项惠民利企、赋能发展的个性化项目最终得以确定。
  为取得实效,邹平市纪委监委坚守“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采取“室组联动”模式,全程引入“嵌入式”监督,通过建立项目台账,实施动态式、清单化管理,助推项目所属部门落实主体责任,制订可行方案,定期调度分析,确保各责任部门立说立行,尽早落实落细。
  加法赋能:奏响惠民“协奏曲”
  “原来办证需要等着病例出来,然后再去医保大厅办理,一个多月才能办好,现在在医院就可以办,真是太方便了。”黄山街道居民李建辉拿到刚刚办好的《特殊病医疗保险证》后欣喜不已。
  从“两头跑”到“就近办”,这一变化折射出“医保经办服务下沉”项目带来的可喜变化。从今年下半年起,邹平市医保局把特殊病鉴定和证件办理工作下放至3家公立医院,群众随到随办,目前已办证1030多个。
  为了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邹平市纪委监委围绕惠民利企、赋能发展,做好民生“加法”,督促部门立足职能,多为群众多办一件“暖心事”,确定“智慧农业大讲堂”“医保经办服务下沉”“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等“加法”项目。(下转第二版)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