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小泊头镇盐碱地缘何变身“丰粮田”
滨州日报/滨州网通讯员初宝瑞
  在渤海湾畔、冀鲁交界的无棣县最北端的小泊头镇,被誉为“山东北大门”。这里土地盐碱化程度高,淡水资源匮乏,发展现代农业面临诸多壁垒。可是近年来,该镇“与天斗、与地斗”,在“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精神引领下,聚赋农业科技力量,破解产业发展难题,带动群众增收致富,闯出了一条“盐碱地”变“丰粮田”的乡村振兴之路。
  小泊头镇面积106平方公里,人口4.4万,2020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亿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954万元。就是这样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乡镇,逆袭成为全省农业科技创新的“洼地”。
  天时——
  把握时代大势,抢抓国家战略机遇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谁能在“早”和“快”上未雨绸缪,谁就能抢得先机、先声夺人。
  小泊头镇跳出当前看长远,依托当地自然禀赋,把农业科技创新作为第一推动力,面对土地盐碱化程度高、基础欠账大等诸多制约因素,高点定位、科学谋划,敢于打破路径依赖,注重向科技创新要效益,打通科研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加快促成农业科技创新“小气候”,带动农业发展步入了良性轨道。
  截至目前,该镇累计争取各级资金1100余万元,建立树木种植、枣业研究、小麦和玉米高产创建、品种展示基地4处,总面积2200亩。其中:开展盐碱地“吨粮田”实验,在全省首创“双深双晚”种植技术,在pH7.9-8.4、全盐含量1.5-3‰的轻中度盐碱地上,玉米、小麦单季产量分别达到675.74公斤、503.4公斤,比对照地块分别增产241.6公斤、97.7公斤,实现了玉米、小麦双季超吨的产量目标,打破了当地盐碱地粮食产量纪录。攻克枣果关键技术,自主研发出极早熟的鲜食品种“滨枣1号”和极晚熟的干食品种“滨枣2号”两个新品种,不仅提升了枣果品质,而且与外地品种实现“错季上市”,提升了附加值。
  地利——
  用足比较优势,加快科创要素聚集
  滨州地处渤海湾畔,属于退海之地,土地盐碱化程度高,目前全市盐碱地总面积达126万亩,占全省盐碱地总面积的近22%,约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18%。小泊头镇地处无棣县最北部,有耕地8.2万亩,其中盐碱地6.3万亩,占耕地总面积高达76.8%。盐碱地作为鲁北地区独特的一种资源,既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劣势,更是农业科研的比较优势。
  基于这种“优势”,山东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知名高校院所将小泊头镇作为科研的“后花园”,“吨粮田”、枣果新品种等重大科创成果的取得,为各类科研机构、高端人才提供了良好示范,吸引了各类科研机构的目光,形成了“来一家、聚十家”的科创要素聚集“滚雪球”效应。该镇也成为全省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首选之地,已先后培育出国家级农业示范合作社、国家级星创天地、全国科普惠农先进单位各1个,建立博士工作站1个,成立农业科创团队、研发中心3个,与山东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8个科研单位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承办省级农业技术研讨会(论证会)3次,推广小麦深耕深松、宽幅精播等主推技术11项,成为全省闻名的农业科技创新洼地。
  人和——
  顺应用人趋势,完善引育留用机制
  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创新,核心关键在于人才支撑。小泊头镇积极做好与科研院所和高端人才的对接文章,组建接着“天线”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引领全市乃至全省农业科技发展。建立“以才引才”“以技引技”工作机制,吸引省内外大批农业专家驻镇开展产学研合作,先后引进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名、“泰山学者”6名、省级突出贡献专家3名。同时,注重本土人才培育,每年举办各类农业科技培训班20余期,培训农民和技术人员1200人次,涌现出了以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刘国利为代表的一批本土专业人才,先后培养出“齐鲁乡村之星”1名、“滨州市乡村之星”3名。
  在人才“留”和“用”上,小泊头镇不拘一格选拔任用人才,破格晋升刘国利等2名本土科技人才为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具备与高层次人才沟通合作的能力,实现了优势互补;为常驻小泊头镇的8名博士、硕士研究生提供2套人才公寓、50亩实验基地,实现人才生活工作的全流程保障。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