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无棣县小泊头镇农技推广研究员刘国利:
“土专家”引领鲁北小镇成为农技科创“高地”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樊飞李前军

  人们都说他“土”,他也确实够“土”的——皮肤黝黑,跟地里摘枣的农民没有两样;
  他从小就爱摆弄树,虽然没有老师教,但上小学时就能把一棵小桃树修剪得有模有样;
  农技工作他一干就是31年,即使干到了农技推广研究员,仍开着一辆2012年就已经生锈了的一汽威志小汽车,往来于田间地头,用自己省出的钱来搞科研;
  全镇52个行政村的路他都非常熟,对一些群众的地在哪里也都门儿清,只要有需求就能马上赶到;
  他在的乡镇,76.8%的耕地是盐碱地,但他硬是凭着一股韧劲,反复试验,破解多项难题,把盐碱地打造成了“吨粮田”“万元田”;
  他精心选育出早熟品种“滨枣1号”和晚熟品种“滨枣2号”,目前正在申报新品种认证,将为枣产业振兴注入新动能;
  ……
  他,就是无棣县小泊头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刘国利。他在“治土”中挖掘盐碱地潜能,研发的技术不但飞出了乡镇,惠及了无棣县、沾化区的枣农,更引来山东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多个院所高校与他合作,把一个小乡镇打造成了全省闻名的农业科技创新“高地”。
  脚下沾满泥土,心中沉淀真情,立志帮助农民征服盐碱地,蹚出发展新路子
  1990年,21岁的刘国利终于在小泊头镇农技推广站干上了自己喜欢的农业技术工作。无棣县小泊头镇地处山东省北大门,濒临渤海,土地盐碱化程度高。因为家里祖祖辈辈种地,备受盐碱之苦,因此,从无棣县职业中专林果专业毕业后,刘国利在心里发誓,一定要让这片盐碱地变成“聚宝盆”。
  知识不够,他就到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进修一年,系统学习理论知识武装头脑。经验不足,他就在自己的自留地里开辟几亩试验田,种上枣树、小麦、玉米,在不断地试错中积累经验。只要不出差,下了班、节假日,他一有空就往自己的试验田里跑,不明就里的乡亲们问他:“国利,你怎么这么爱下地干活呢?”他们不知道,“乡土专家”刘国利就是在这里炼成的,他发的论文、获得的成果、取得的专利,这块试验田都该记“一等功”。刘国利说:“每当推广一项新技术,我自己必须先进行试验,达到心中有数后,再推广给群众,最大限度地帮助他们实现增产增收,决不能给群众造成一点损失。”
  近年来,刘国利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17项,发表论文29篇,参与编写新时代科技特派员赋能乡村振兴答疑系列丛书4部;获得滨州市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奖各1项,荣获中国林业乡土专家、全国最美林草科技推广员、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今年9月,小泊头镇的马牙枣开始采摘,它们将一路向北,以高端枣的身份进入北京、天津市场。这种枣以形似马牙得名,最早发现于农户的庭院中,后经刘国利反复试验,通过试验示范+市场引导的方式,发展到现在种植面积几千亩,亩均经济效益1.2万元。
  “国利,今年卖枣的钱得给你一半啊!”66岁的枣农卢振刚心里乐开了花,开玩笑地说。卢振刚已经种了15年的枣,今年6月份,他的枣树已经结出的幼果全部掉落,树都变了颜色,一年的心血、十几万的收入眼见着就要全没了。“我种了一辈子枣,没这么着急过!”情急之下,卢振刚马上拨通了刘国利的电话。“别慌!”现场查验后,刘国利迅速制订了补救方案。没过多久,树得救了,新的幼果密密麻麻神奇地长了出来!
  刘国利说:“常规解决这个问题的话,要进行化验土壤、检验叶片养分含量等工作。但农时不等人,等各项化验结果出来了,可能已经错过了补救的最佳时机,即使知道了原因也没法补救了。作为基层的农技人员,我们就得面对面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通过现场观察症状后立马判断出问题症结,迅速制定解决问题的办法,这跟科研院所有很大的区别。我们没有仪器也没有设备,在问题判断上就得靠自己多年积累的实践经验。”
  脚下沾满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有多少真情。小泊头镇有52个行政村,刘国利走遍了每一个地片、每个村的角角落落。“365天得有265天在地里。”刘国利说,“作为一名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对老百姓的感情是放在第一位的。每次给群众的答复都是一份责任,因此只有不断增长知识,把枣树钻研透,才能给他们作出正确的指导。”
  在盐碱地上推广农业技术是一项非常艰苦的工作,但面对好几次能够调到县城相对舒适的工作岗位的机会,刘国利都婉言谢绝了。“长期以来,我都在这片盐碱地上工作,与老百姓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我一定要帮助他们征服盐碱地,引导他们改变种植模式,蹚出独具特色的盐碱地发展新路子。”刘国利说。
  手里握着技术,眼里盯着科研,小泊头镇成了山东省著名的农业科技“高地”,既让盐碱低了头还让枣业种植增效
  没有经费、没有团队、没有时间,靠着一股子韧劲,刘国利成为当地资深的枣专家,更是靠着多个领域开创性的技术把小泊头镇这个鲁北小镇打造成了山东省著名的农业科技“高地”。刘国利说:“小泊头镇共有43000人,耕地6万多亩,人均耕地并不算多,要想富只能靠科技。”
  盐碱地最有效的改良方式是大水漫灌,但是小泊头镇水资源匮乏,也没有先进的基础设施和大量资金。但依靠科技创新,最终让盐碱在这里低了头。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实施激励和省市专家的指导下,刘国利主导开展了盐碱地“吨粮田”攻关试验,深刻变革耕作方式、耕作习惯,提炼适合盐碱地的“双深双晚”种植技术。“双深”,即玉米深松播种、小麦适度深翻播种,有效增加土壤通透性和蓄水能力;“双晚”,即玉米适度晚收、小麦适度晚播。通过一年的项目实施,小泊头镇引进耐盐碱的品种,使用调节土壤酸碱度的肥料,融合先进的机械设备支持,经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有关专家测产,在pH7.9-8.4、全盐含量3‰左右的轻中度盐碱地上,玉米、小麦单季产量分别达到675.74公斤、503.4公斤,比对照地块分别增产241.6公斤、97.7公斤,实现了玉米、小麦双季超吨的产量目标,打破了当地盐碱地粮食产量记录,探索出了盐碱地粮食高产的新模式。在2020年全省小麦关键技术交流会上,小泊头镇作为典型介绍了经验,与会专家观摩了创建现场,对该项目给予一致肯定。
  小泊头镇有着悠久的枣树栽培历史,金丝小枣是山东省首批知名农产品区域十大公用品牌。近年来,面对枣果品质下降、面积萎缩、外地品种市场冲击等方面的影响,小泊头镇与山东省果树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合作,成立了滨州市红枣农业科技创新团队、滨州市盐碱地红枣高效种植技术研发中心,与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周广方研究员联合打造红枣技术研发基地120亩,全力推动枣业生产“二次创业”。目前,已研选育出极早熟的鲜食品种“滨枣1号”和极晚熟的干食品种“滨枣2号”两个新品种,不仅提升了枣果品质,而且与外地品种“错季上市”,目前正在上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申请品种保护权。经专家测产,试验种植地块“滨枣1号”“滨枣2号”亩产分别达到1226公斤、1165公斤,比一般品种亩均增收高出15%、10%。今年8月,渤海科技论坛《滨海盐碱地大马牙枣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主题研讨会在小泊头镇成功召开。
  这个鲁北小镇,既非风景胜地,也不是科研中心,却与多所大学院所建立了产学研的合作关系,引进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名、“泰山学者”6名、省级突出贡献专家3名,承办省级农业技术研讨会3次,一大批专家学者、高端人才也优先选择在这里开展攻关试验——小泊头镇成了全省闻名的农业科技创新“高地”。近年来,该镇累计引进小麦、玉米、枣树、石榴、桃等新品种11个,转化科技成果6项,为当地的农业发展起到了典型带动作用。
  刘国利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他研究的主要是应用型技术,只有跟科研结合、敢闯敢试才能转化为更大的生产力。他举例说,以前枣树衰老后需要停甲养树两到三年才能进行更新复壮,这十分影响产量。为解决之一问题,他花费了15年的时间在自己的试验田上发明出“衰老结果期枣树的更新复壮与结果两不误技术”,解决了衰老枣树更新期无枣果产量的难题,创造出更新与结果两不误的模式,在无棣沾化枣区大范围推广。该技术被省科技厅列为扶贫转化应用科技成果,迄今已推广应用4万余亩。
  此外,刘国利还打破教科书上小枣树固有的树形培养模式,创新出U形树形。该树形枣树可以进行宽行密植栽培,并能保证光照充足,不仅产量能提高15%,枣果品质也能大幅提升,同时便于采摘减少用工,有利于机械化管理。
  刘国利介绍,之前他都是靠土办法去了解土壤、作物的习性脾气,现在山东农业大学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刘鹏教授科研团队在小泊头镇建立了50亩的实验示范基地,8名博士常驻小泊头镇,用先进的技术、理念对盐碱地进行有效测定,对土壤、根系、植株等各方面的性状进行深入研究,为滨海盐碱地的粮食产能提升提供科学的依据,这样他对从盐碱地上“淘宝”的信心更足了。
  敢想敢试,坚持科学是第一生产力,这种开拓精神、科学精神的“富”,或许是这个鲁北小镇成为科创“高地”、“富在深山有远亲”的答案。
  致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帮助群众增收致富,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9月,小泊头镇的“鲜食玉米”长势喜人,这种玉米不但有普通鲜食玉米的脆甜,其本身的香气也更加浓郁。这是省农科院穆春华研究员选育的鲜食玉米品种,抗虫抗病能力强,一亩地能长3500穗。由于盐碱地上钾元素含量非常高,因此种植出来的鲜食玉米糖分积累高,缺点变优点、产量出效益,这种玉米1个能卖1元,经济效益大大提高。
  “我们的冬枣能够获得绿色认证,是国利手把手帮着发展起来的,有这样务实能干的农技干部,我们老百姓是真心喜欢。”小泊头镇桥南王村枣农卢振才竖起大拇指说。现在,小泊头镇的枣农实现了亩均收入过万元。
  如今,小泊头镇在13677亩盐碱荒滩上建成万亩生态林场,栽植各类树木86万株,成为合作社造林的典型。盐碱滩变吨粮田,吨粮田变万元田,目之所及,如今的小泊头镇瓜熟果香、林木苍翠,这个鲁北小镇展现出乡村振兴大有可为的图景。而刘国利也用行动证明着“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一切皆有可能。
  “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带着农民赚”是刘国利农技推广的宗旨,他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培育了一大批引领乡村振兴的新型农民经营主体。依托无棣俊棣树木种植专业合作社,在13677亩盐碱地上建设了“无棣俊棣万亩生态林场”,辐射带动1200户农户;成功探索出“盐碱地种树—养鹅灭荒—鹅粪肥田—成鹅出售”立体循环种养模式,成为林下经济发展典型。
  “他带领我们在盐碱地上建成了‘万亩生态林场’,并做足了林下经济文章,使合作社逐渐走上了融合发展的新路子,大家的腰包也是越来越鼓了。”俊棣树木合作社理事长高文俊动情地说。几年来,刘国利培养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109个,培养“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1个、“国家级星创天地”1个、省级“农科驿站”2个、“省级林业示范合作社”5个、“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个;每年举办培训班10余期,培训农民1000人次。
  让科技飞得更远,让更多的人通过科技过上好日子,是刘国利一直以来的梦想。2018年—2019年,刘国利入选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和省扶贫重点区域选派科技人员,分别到沾化区、阳信县进行科技帮扶,推广大棚冬枣栽培和梨标准化管理技术,推广富硒生产新技术,帮助贫困村各培养了5名科技带头户。他连续3年承担了“山东省科协精准扶贫专家服务行动项目”。同时,他还担任由省科技厅批准成立的无棣县俊棣科技扶贫工作队队长,科技帮扶15个省定贫困村,对110名贫困户进行科技培训。
  “看到群众的日子一天比一天过得好,我很高兴,在鲁北这片热土上,为群众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帮助乡亲们增收致富是我最大的幸福。”刘国利说。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