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丁逸群
  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支撑。”并将其摆在各项规划任务的首位进行了专章部署,这是我们党编制五年规划建议历史上的第一次,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使命担当和远见卓识。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前提
  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中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
  (一)工业革命以来,创新对改变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
  18世纪以前,不管是中国还是西欧国家,都是平稳发展,18世纪以后,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不断快速发展,其发展的主要动力是科学技术,而人类的科技创新能力深刻改变了世界的发展面貌和格局。如果有的国家就此抓住机遇,就会使其经济社会发展驶入快车道,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军事实力迅速增强,甚至一跃成为世界强国。比如,发端于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英国走上了世界霸主地位;美国抓住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机遇,赶超英国成为世界第一。从第二次产业革命以来,美国就一直占据着世界第一的位置,这是因为美国在科技和产业革命中都是领航者和最大获利者。任何一次科技革命的成功都依赖基础科学的突破、市场规模的扩大以及分工的深化,中国在这三个方面的潜力正在被挖掘,中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中正在迎头赶上。
  (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推动创新进入密集期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变化。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也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时期的发展对加快创新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因为我们正处于一场新的科技革命之中,它刚刚开始,就显示出惊人的创造力。
  中美两国在过去20年里出现了大量世界领先的新的大企业,特别是在电信技术、互联网和数字化领域。对于中国而言,中美关系最为紧张,中美竞争的核心就是科技。有人会担忧,中国是不是起步晚了?其实不然。恩格斯说过:“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种后发的优势就藏匿于这句话中:我们已经充分地了解了自己需要什么,再以需求为导向,准根溯源,精准投入开展基础研究。如此一来,效率更高,未必不能迎头赶上,甚至可以后发先至。
  这种不断的科技创新推动了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巨大发展,带来了人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显著变化,带动了国际力量对比和国际秩序不断演变和调整。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在国家综合国力的塑造过程中日益重要,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发展共识。所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构建新发展格局、塑造发展新优势,更加需要创新的力量,需要不断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地位,提高中国在关键核心技术上的自给自足能力,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变量作用、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中的支撑引领作用。
  深刻理解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一)把创新放在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意义上去理解
  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包含多个方面,所以“全局”就是把创新放在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来看,创新不是只局限于某个领域某个方面的创新,而必须在全局范围全面推开,推开的同时还要把它放在一定的位置上,就是“核心地位”。
  “核心地位”是根据实际不断发展而来的。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十四份五年规划建议,我们不难看出,强调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还是首次。所以,我们党的历代领导人始终重视解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动力问题,这些都是我们党在长期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出和完善起来的,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既科学把握当前世界科技发展的大势,同时又契合新时代我国科技创新的阶段性特征和主要任务。
  总之,这种表述不仅强调了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战略意义,还体现了其地位的特殊重要性。我们不能再将创新摆在推进改革发展一般措施的位置上看待,而必须置于“核心地位”这一战略高度予以认识。所以,未来全面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每一项都需要创新驱动,都离不开科技的自立自强。
  (二)“战略支撑”彰显了科技创新的重大价值
  以前,我们强调技术的引进、吸收、再创新,这是因为以前整体的经济体系、工业体系、技术创新体系没有那么复杂,如果处于我们当前这样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国内国际环境下,再强调引进、吸收、再创新,就很难实现发展和赶超,所以这个时候我们要强调科技的自立自强。
  科技自立自强与我们一直强调的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是一脉相承的。一方面,我们需要坚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持续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不要搞封闭式的创新,也不要关起门来搞创新,而是要深刻把握国际科技合作的大趋势,学习借鉴更多的国际先进经验,向世界分享更多的中国科技成果。因此,自立自强与开放合作不是对立,而是辩证统一的。
  “战略支撑”是将科技自立自强摆在了重要位置,这是因为在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的背景下,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需要让科技创新发挥更多力量。因此,“战略支撑”这一提法彰显了创新尤其是科技创新的重大价值。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
  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可以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从而塑造发展新优势。当前,我国顺应时代的发展,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创新能力还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产业体系还存在不少短板和弱项,对此,全会提出了四点建议,分别是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一)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企业离市场最近,最了解市场需求,创新冲动最强,是最重要的创新主体。在创新实践中,要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集中,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发挥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企业家的创新活动是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美国的爱迪生、德国的西门子、日本的松下幸之助等等,他们既是管理大师,又是创新大师。企业家要做创新发展的探索者、组织者、引领者,把企业打造成强大的创新主体。
  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愉悦集团在今年开启了“二次创业”之路,它始终坚持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每年不低于2亿元的科研投入,持续打造自身核心科技竞争力,曾先后两次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次荣获中国纺织行业科技进步奖和专利最高奖,其中年产5000吨的纳米碳素远红外纤维新材料,是世界第一种自主研发的集导电、远红外线发射、保暖和抗菌于一体的多功能纤维,市值潜力达千亿元以上。
  (二)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加强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把教育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要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活动自身规律,高度重视青年科技人才成长,使他们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贯彻落实人才引进政策。面向世界汇聚一流人才,吸引海外高端人才,为海外科学家在华工作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的条件。华为是以万为单位雇佣科技人员的,比如在欧洲,华为就雇了1.3万名科技人员搞研发,全世界大的科技公司都是这样。任正非曾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芯片光砸钱不行,要砸数学家、物理学家等,所以,可以通过提高待遇来引进优秀的创新人才。
  (三)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发挥科技创新的举国体制。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国最大的制度优势,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重大关键核心技术,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狠抓创新体系建设,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推动科技创新力量布局、要素配置、人才队伍、基地平台进一步体系化、协同化,完善颠覆性技术创新的遴选和支持机制,加快推进关键核心领域科技攻关。
  加大基础研究力度。科技自立自强,关键在于原始创新能力,原始创新能力强,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就高。而原始创新能力主要取决于基础研究能力,目前制约我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最大瓶颈,就是基础研究薄弱、原创能力较为缺乏。
  (四)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加强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持续加大投入,优化投入结构,健全多元化支持机制。还要看到,基础研究具有不确定性,对此要区分科学与技术,不能把发展技术的思路、管理技术创新的方式直接搬过来用于组织开展基础研究,需创造良好环境,提供精准且稳定的支持,鼓励优秀人才挑战科学难题、潜心基础研究。
  加强“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的理论研究。要明确我国基础研究的方向和发展目标,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以重大科研项目带动,在应用研究中抽象出理论问题,进而探索科学规律,促进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作者为中共滨州市委党校(滨州行政学院)科社教研室教师]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