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裴庆力通讯员赵惠娟王志学
●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在全省7个传输通道城市中列首位
●污染防治攻坚成效显著,9项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
●PM2.5与臭氧协同治理和“环评与排污许可全打通”出经验蹚路子
●市生态环境局荣获国家“绿色中国年度人物(集体)”提名奖
近日,省生态环境厅党组向市委、市政府发来《喜报》,祝贺我市三年污染防治攻坚战圆满收官,对我市三年治污攻坚予以肯定。2020年,全市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多项工作指标名列全省前列,取得了解决问题、上级肯定、老百姓点赞的多赢共赢效果。
我市是全省唯一一个京津冀“2+26”通道城市和环渤海“1+12”城市叠加的市,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重大、任务艰巨。2020年,全市上下思想更加统一,在坚持新发展理念上达成了空前共识,形成了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强大合力,铁腕治污,全民参与,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十场标志性战役取得丰硕战果。全市排查整治“散乱污”企业1914家;淘汰10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小锅炉3205台;完成5179台电解槽超低排放改造;35蒸吨/小时以下燃煤锅炉实现“清零”,230台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重新修订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及减排清单,将3844家工业企业和468个施工工地纳入应急管控清单,“一企一策”“一厂一策”,确保应急减排措施“可操作、可监测、可核查”。在全省率先开展入河、入海排污口标准化建设,新建、扩建污水处理厂8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8万吨/日。危险废物总处置能力达161.66万吨,与危险废物产生种类和数量相匹配。
2020年,污染防治攻坚成效显著,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9项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其中,PM2.5平均浓度49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率64.2%,超额完成52微克/立方米、60%的目标任务,在全省7个传输通道城市中均列第1位。12个省控及以上地表水考核断面、近岸海域水质一二类优良水体比例全部达标;2个市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均圆满完成目标任务。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100%。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已累计完成2930个行政村,完成比例57.71%,超额完成1947个村、38.35%的目标任务。降碳约束性指标于2019年已完成23.4%,提前一年完成23%的目标任务。经省生态环境厅初步认定,我市四项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较2015年分别下降33.7%、34.1%、12.75%、15.43%,均已完成目标任务。
同时,全市生态环境特色亮点工作精彩纷呈。PM2.5与臭氧协同治理探索出新经验。我市的彩涂板行业产能约占全国的1/3,我市进一步加大对彩涂板行业的整治力度,投资6亿元,对现有运行的161条彩涂生产线升级改造,VOCs治理全部采用焚烧处理工艺,综合处理效率由60%提升至85%以上,已成为全国行业标杆并得到生态环境部充分肯定。“环评与排污许可全打通”创造出新路子。在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省环科院的指导帮助下,我市在技术体系衔接、管理权限调整方面作出改革创新,实现“环评管准入、许可管排污、执法管落实”,工作试点得到了生态环境部充分认可。
市生态环境部门服务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推动魏桥创业集团投资166亿元的5×66万千瓦机组完成替代,为企业降低了煤炭成本,实现了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共赢。协调督促投资68亿元的“公改铁”加快推进,其中投资3.7亿元的阳信汇宏铁路专用线已建成投运,投资62亿元的邹平货运铁路专用线已达到通车条件,投资2.3亿元的北海货运通道项目已主体建成。届时,可实现铁路运力4228万吨/年,可替代140.9万辆(次)柴油车运力。
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创先争优实现历史性新突破。市生态环境局荣获国家“绿色中国年度人物(集体)”提名奖,是该项活动举办10届以来全国唯一获奖的地市级生态环境局。惠民县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博兴县被命名为第一批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沾化区被授予第一批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我市成为上年度全省生态文明创建成果最多的市。市生态环境局以全市第1名的成绩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单位。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市生态环境局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切实扛牢生态环保重大政治责任,以更大的力度、更硬的措施、更强的韧劲,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开创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