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来,高新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践行省、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按照“富强滨州”建设总体要求,深入践行“六问八策”、“七富七强”发展路径,围绕医养健康、高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聚焦聚力高质量发展,铸造“精致、精细、精品”高新区三张名片,全力打造改革开放先行区、新兴产业集聚区、科技成果转化区、体制创新试验区、黄河风情生态发展宜居区。
一是深化改革创新增活力。高新区因改革而生,唯改革方兴。以全省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为契机,紧扣市场化改革取向、去行政化改革方向,聚焦经济发展、双招双引、科技创新、改革开放等主责主业,持续创新管理运营、人事管理、绩效管理等体制机制,做深化改革、发挥优势、释放效能的文章,不断激发发展的动力和活力。高新区通过先行先试、率先突破,为全市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工作机构由44个缩减为8个,精简80%,承接市级管理权限363项,实现了回归主业、瘦身强体的改革预期。体制搞好了、机制理顺了,工作开展就会更顺畅,社会经济发展就会更加有奔头。
二是坚持规划引领优布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通过精致顶层设计,加快形成定位明确、全域覆盖、要素叠加的“一张蓝图”。编制《滨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及《实施意见》,高新区城市发展规划正式纳入全市总体规划,积极抢抓“十四五”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引导各行各业“四新”领域的创新与深度融合,力争“一年全面起势、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优势”,推动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深入实施,51个项目列入全市“三个一批”项目库,愉悦家纺欣悦健康产业园等2个项目申请列入省项目库,储备“四个一批”项目136个,总投资在260亿元以上。
三是聚焦项目为王扩增量。举全区之力牵住项目“牛鼻子”,打造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瞄准“双500强”、大型国企、上市公司,围绕三大主导产业横向聚集和垂直整合,加大招引力度,大力引进一批发展后劲足、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亩均税收高的优质项目。当前,区内愉悦家纺、科伦医药、瑞光生物等企业转型步伐加快,金毅设备、鸿星科技等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产业项目加速实施,且京博集团、康牧药业、山东博科等一批高质量项目相继落地,三大产业加快起势,具备打造经济新增长点的基础和比较优势。
四是优化营商环境育产业。以“贴心”的过程服务、“滴灌”的政策供给,营造高质量发展的良好生态。建立“指挥部+产业链链长+专班+驻企服务员”服务机制,合成作战、全速推进,2020年17个“四新”经济投资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3亿元,“四新”经济投资占比73%,同比增速19.2%。深化“一窗受理、一链办理”,推行“并联审批”“容缺受理”,审批服务办理时限压缩60%,80%以上行政审批环节压缩到2个以内。落实“要素跟着项目走”工作机制,纵深推进“清笼入鸟”“腾笼换鸟”行动。清理低效僵尸企业19家,盘活闲置土地2000余亩、厂房10万平方米,完成未利用地开发项目2个,新增占补平衡指标341亩。
五是头拱地向前冲抓落实。“天下事,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新旧动能转换关键在于落实,抓好落实才是根本。全区体制机制改革圆满完成,奋发图强跨越发展蓄势待发。围绕项目落地、行政运转、作风改进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部署开展了“项目落地攻坚年”“制度标准建设年”“作风建设年”活动,全区上下铆足干劲、攻坚克难、务求实效,真刀真枪督促检查,以实际结果比高低、论英雄。通过“三个年”活动的深入开展,项目为王意识深入人心,内部管理日趋规范,干事创业“精气神”进一步提振。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世而制。面对当前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高新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力加快聚力追赶步伐,为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开启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新征程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