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与环渤海地区沿海城市合作,共同打造面向亚太地区的对外开放门户。
深度融入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积极对接融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强化产业、科技、人才等领域合作,推动交通网络互联互通。发挥滨州港优势,打造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最便捷出海通道。加强与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对接,探索共建产业园区。加强与胶东经济圈对接,深化在海洋产业、临港产业、协同创新、污染联防联治等方面合作,探索共建海洋特色产业园区。
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
历史已经证明,只有坚持开放合作才能获得更多发展机遇和更大发展空间。《建议》提出,坚持国际标准、世界眼光,增强全球资源要素集聚配置能力,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塑造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构建高层次开放格局。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积极参与沿线国家和地区产业经贸、能源资源等合作,推动优势产能对外投资合作,支持大企业境外开发战略性资源。用好“滨新欧”、“滨海欧”、内陆港、滨州港一类开放口岸等,稳定重点进出口货物,推动外贸业务回流。支持重点企业依托保税仓、内陆港等海关特殊监管区,打造区域性进口集散中心。
搭建多元化开放平台。打开外向型经济窗口,积极对接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实施国际合作园区培育工程,推进中欧(滨州)循环科技产业园建设,培育国际一流的循环科技产业集聚区。做大做强开放口岸,规划建设综合保税区,推进滨州港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国际货运航线、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等建设。加强滨州港与中欧班列、中欧陆海快线等衔接,推动通关便利化、一体化。
打造国家主干道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城市
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交通要先行。“十四五”期间,滨州辖区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预计总投资将达1000亿元,随着“六高五铁十专线九高速”加速汇聚,滨州港、黄骅港、套尔河港、小清河港“四港联动”,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大格局加快构建,大高机场升级扩建民用机场,“铁路、公路、港口、航空、城市公共交通”一体衔接的国家主干道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城市呼之欲出,将全面打通“贯穿南北中、联通环渤海、衔接关内外”的战略通道,有力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合理流动、高效集聚,城市能级和承载力全面提升。
《建议》提出,建设区域化交通枢纽。推动高速铁路、普速铁路、轨道交通、专用线“四网融合”,加快京沪高铁二通道、济滨高铁建设,打造功能互补、内外畅通的铁路系统。加快高速公路、黄河大桥等工程建设,推进国省道改扩建,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构建互联互通的路网体系。贯通河海联运通道,完善滨州港、黄骅港、套尔河港、小清河港“四港联运”集疏运体系,推进港区泊位、航道工程建设,提升港口等级和吞吐能力,加快小清河复航工程,推动港航优化升级、多式联运。推动滨州大高机场升级改造为民用机场,打造“民用+通用”“客货并举”的支线机场,成为济南遥墙国际机场的“疏解机场”。依托公路、铁路、航空、城市公共交通,加快综合客运枢纽建设,打造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全面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和智慧化水平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议》提出,全面提升中心城区发展能级。优化空间布局,巩固提升滨城区城市主中心功能,加快渤海科创城、南海湿地、医疗康养、高铁新城等片区建设,推动沾化区、高新区与主城区一体化发展。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做好沿黄生态修复和城市设计,建设“公园城市”。增强服务功能,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因地制宜建设地下综合管廊,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加快公共停车场建设改造。
全力提高城市智慧化水平。建设新型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统一支撑城市管理、公共服务、政府运行、经济发展等领域智慧化迭代升级和智能化决策应用,打造精准治理、有效监管、多方协作的城市治理新模式,提高智慧城市效能,让城市更聪明、更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