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市委九届十二次全体会议提出了“七个走在前列、八个全面开创”的奋斗目标,“科创滨州”排在“八个全面开创”的首位。各级各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站位,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核心地位,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创新驱动战略,全面建设产教融合型、实业创新型“双型”城市,铸造驱动发展新引擎。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2020年7月31日,市委九届十一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建设产教融合型、实业创新型城市的意见》,提出把推进“双型”城市作为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性任务。建设“双型”城市,是推动富强滨州建设全面起势、整体成势的内在要求,更是赢得未来发展优势的必然选择。在产业链重塑的“关键期”、新业态新模式的“爆发期”、实现弯道超车的“机遇期”,市委作出建设产教融合型、实业创新型城市的重大决策,目的就是打造“产教之城”、推进实业立市,以人才支撑推动产教融合,以科技创新驱动实业发展,以扩大开放拓展发展空间,为未来滨州高质量发展积淀创新资源和产业资本。
进入新发展阶段,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更加需要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和支撑引领作用。市委九届十二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滨州市委关于制定滨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了搭建高能级创新平台、培育企业创新集群、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等一揽子工作举措,旨在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全面建设产教融合型、实业创新型“双型”城市。
建设“双型”城市,要搭建高能级创新平台。以渤海科创城为核心,建设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魏桥国科研究院,打造全国一流的硬核化、市场化、国际化科创高地。深化部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研究机构联动和资源整合,积极参与国家和山东省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新建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创新创业共同体、省级创业创新综合体。实施高水平大学培育引进计划,完善“产学研金服用”一体化创新体系,以“五院十校N基地”为支撑,推动产教、科教深度融合。
建设“双型”城市,要培育创新企业集群。实施创新百强企业培育工程,围绕高端铝、高端化工、家纺纺织、食品加工、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产业,加快培育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体系,培育更多“单项冠军”“瞪羚”“独角兽”企业。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倍增计划,构建创新协同、产能共享、供应链互通的产业创新生态。
建设“双型”城市,要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深化“渤海英才·杰出贡献专家”和“渤海英才·N十佳”培育工程,持续实施“百名高端专家、千名硕博士、万名大学生进滨州”工程,深入实施“渤海工匠”工程,培育选树“滨州工匠”,加快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实施企业家培育工程,弘扬企业家精神,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和社会担当精神的企业家队伍。深化人才制度改革,创新完善人才政策和服务保障体系,打造集聚国内外优秀人才的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