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双型”城市向绿而行 富强滨州天蓝气清
“十三五”时期,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记者裴庆力通讯员赵惠娟王志学报道)2020年12月30日,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同志介绍滨州“十三五”时期生态环境领域发展成就及改革成果。
  在大气环境质量方面,2020年1—11月,全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46微克/立方米,较2015年改善41.0%;空气优良率达到65.4%,较2015年增加9.8%;重污染天数为7天,较2015年减少24天。
  在水质方面,2020年1—11月,全市市控及以上河流断面水质化学需氧量(COD)、氨氮均值较2015年分别改善48.86%、84.29%;水质达标率较2015年提升50.37%;全市国控河流断面水质优良比例37.5%,省控及以上河流断面全部消除劣Ⅴ类。6条入海河流水质稳中向好,纳入监管的7家直排海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
  在污染物减排方面,截至2019年底,我市二氧化硫已提前完成减排任务;2020年1—11月,全市化学需氧量较2015年削减11.1%,完成任务;氮氧化物、氨氮较2015年分别削减32.5%、14.1%,均达到序时进度。
  截至目前,我市全面完成省以下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改革期间,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增加编制155名,增幅47.5%,位列全省第一名。成立市县两级生态环境委员会,统筹协调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于2019年发布《滨州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实现地方环保立法的重大突破。
  迄今,我市已建成92个乡镇空气自动站、33个园区空气自动站,市级以上河流断面水质自动站实现全覆盖;建成大气环境超级监测站和滨州市生态环境指挥中心。自2016年以来,全市共立案处罚4024起,罚款24365.01万元,集中解决了一批突出环境问题。
  标本兼治,强力推进“四减四增”。坚持问题导向,关停违规产能、转移部分产能,增加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压减煤炭消费,严控能源消费总量,实施清洁取暖,提前完成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率;推进“公改铁”减少货物运输,淘汰国三营运柴油货车4455辆;单位耕地面积农药使用量比2015年减少16.28%,单位耕地面积化肥使用量比2015年减少15.3%,商品有机肥使用量达到28.35万吨。
  合力攻坚,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实施精准治污,对161条彩涂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5179台电解槽全部实现超低排放,改造违法生产、销售假劣油品现象基本消除;车用汽柴油合格率99.8%,车用尿素合格率99.6%;在用柴油车监督抽测排放合格率达到95.5%以上;基本消除排气管口冒黑烟现象;实施科学治污,将3850家工业企业、468个施工工地纳入应急管控,实行“一企一策”;印发实施了《滨州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和《滨州市乡镇(街道)环境空气质量排名办法(试行)》,全市排名后5位的乡镇上缴补偿资金用于奖励前5位的乡镇。
  源头管控,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渤海区域环境综合治理攻坚战已完成生态环境部反馈的854个排污口初步溯源;2020年1—11月,全市国控河流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33.3%,省控重点河流断面水质均值无劣Ⅴ类水体,2个地级及以上饮用水水源水质已实现稳定达标,年内未发生重大涉水污染事件。新增污水处理能力,减少城市黑臭水体,截至11月底,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为100%。
  持之以恒,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截至目前,我市危险废物处置能力与产生种类和数量基本匹配,进口固体废物治理攻坚战已提前一年完成;医疗废物全部纳入柯林固废处置有限公司集中处置;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达到100%。截至11月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并通过验收的行政村2496个,超额完成省定任务。
  自2017年3月以来,我市经历4次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其中,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共反馈问题51项,已整改45项;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共反馈52项,已整改50项。2020年8月14日,我市入河湖排污(水)口排查与监测工作正式启动。目前,我市已摸清全市入河湖排污(水)口底数和市级及以上水功能区水质状况,形成了入河湖排污(水)口清单。
  我市坚决做好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工作。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2020年底前整合转移滨阳燃化、中海精细化工670万吨炼油指标;无棣工业园、沾化经济开发区、博兴经济开发区等3个重点园区进行深度治理;2020年10月底前,完成沾化、邹平、惠民、阳信、博兴14个产业集群综合整治;完成10家27台工业炉窑深度治理;在VOCs治理方面,7家石化企业、55家化工企业完成VOCs无组织排放治理;完成旁路设置情况和储罐排查;重点涉气污染源安装自动监控设施。在能源结构调整方面,完成12.4万户的农村清洁取暖改造;在2019年的基础上继续压减煤炭消费量790万吨;淘汰关停25台380万千瓦的燃煤机组;完成燃气锅炉低氮改造94台251蒸吨。在运输结构调整方面,加快推进“公改铁”进度,加大对重型柴油货车的环境管理。在用地结构调整方面,开展露天矿山综合整治、扬尘综合整治、秸秆综合利用等。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