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邹平讯(通讯员霍广 报道)位于邹平市韩店镇的山东西王食品有限公司和长寿花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紧跟国家粮食战略,不断扩大利国利民的农业版图,通过多年的技术研发和创新,不断实现玉米食用油技术的新突破。两家公司生产的玉米油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
2月14日,笔者走进山东西王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王食品”)玉米胚芽油生产车间,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智能机械臂上下翻飞,一瓶瓶西王玉米胚芽油源源不断地从生产线上产出。生产现场,员工们熟练地操作着设备,认真检查着产品质量,忙碌地穿梭在各生产线之间。
近年来,西王食品不断加大技术研发、创新驱动力度,成功打造了国家玉米深加工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和国家级绿色工厂,并被评为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被冠名“中国玉米油城”。聚焦粮油生产这一主业,西王食品不断丰富产品品类,陆续向市场推出了西王鲜胚玉米胚芽油、“好鲜生”玉米胚芽油、西王保健玉米油以及葵花籽油、花生油、浓香菜籽油等一系列健康粮油新产品,企业发展不断焕发新活力。
西王食品依托集团每年300万吨的玉米深加工能力,打造了全国最大的玉米油生产基地。建成的小包装灌装线选用世界500强德国克朗斯公司的吹灌一体机,实现了吹瓶和灌装有机无缝衔接,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灌装速度最快、精度最高的设备之一。“我们积极响应国家‘优质粮食工程’建设要求,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从原料及产成品的绿色仓储、质量追溯、应急保障能力建设以及机械装备提升、节粮减损、产品升级换代等多个方面入手,实现了整个产线的转型升级,打造了品质更优、技术装备更先进的世界一流玉米油生产线。”西王食品技术总工程师孙淑华表示。
目前,西王食品正积极推进100万吨毛油加工项目、扩建40万吨精炼油项目,形成100万吨毛油和100万吨精炼油的生产规模。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占据玉米油行业50%以上,进一步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同样,在长寿花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寿花食品”)的自动化灌装车间内,也是一片繁忙的生产景象。全自动生产线上,吹瓶、灌装并封盖、灯检、贴标签等工序一气呵成。最后,智能机械臂一次抓取12桶长寿花金胚玉米油,放进3个包装箱,自动封装后传送至仓库。
近年来,长寿花食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立足地域产业集群优势,积极推进绿色工厂建设,全面构建起绿色制造体系和绿色生产基地,成功打造为全国绿色食品示范企业,建成了国家级绿色工厂,“长寿花金胚玉米油”连续15年获得绿色食品认证。2024年8月,国家甘油二酯食用油产业研发基地落户长寿花食品,这是继“国家玉米油产业研发基地”后,长寿花食品获得的又一国字号“产业研发基地”金字招牌。
“依托企业内部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CNAS国家认可实验室等高水平科创平台,持续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历经6年时间成功攻克生产技术壁垒,可以从玉米油、花生油、亚麻籽油、葡萄籽油等系列油脂中分离提取出甘油二酯含量在40%-80%的二脂油系列新品,全面进军功能性食用油产业,引领国民用油步入4.0时代。而且我们是国内第一家实现产业化生产的二酯油生产企业。”长寿花食品研发中心主任程芳园自豪地说,“甘油二酯食用油具有减少内脏脂肪、抑制体重增加、降低血脂的作用,这是在健康食用油领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新实践。”
长寿花食品坚守“健康粮油、惠及万家”企业愿景,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粮油产品,不断优化升级设备及产能,目前具备年加工玉米胚芽120万吨、年产精炼玉米油45万吨、年产小包装产品45万吨的生产能力。“公司逐步建成了连接南北、纵横全国的网络式基地布局,搭建起线上线下融合销售渠道,深入推进‘健康厨房战略’,守护中国亿万家庭厨房的健康与安全。”长寿花食品执行经理孙钢说,“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发挥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利用自身技术和全产业链布局优势,以小小的玉米胚芽撬动整个产业繁荣,为保障粮油安全、促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作出更大贡献,为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成势2025,我们将牢固树立‘服务好现有企业就是最好的招商引资’理念,持续推进‘成就企业家梦想’行动,坚定不移推动食用油产业开辟新赛道、培育新动能、塑造新优势,通过加快技术研发、提升产品品质、优化销售网络,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提升品牌影响力,推动企业做大做强。”韩店镇党委书记康与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