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2月18日
办好民生“微实事” 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文章字数:1,220
  本报邹平讯(通讯员王煜 报道)家门口就能享受公交便利,道路硬件设施持续完善……近年来,邹平市台子镇以产业发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志愿服务、乡村治理等群众需求为切口,多点发力,精细落实,扎实办好民生“微实事”,全力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聚焦民生服务提升生活“成色”
  “过去我们村里一到晚上就黑漆漆的,现在亮堂多了,以后吃完晚饭也能出来散步遛弯了。”看着新安装好的路灯,台子镇一名村民高兴地说。2024年以来,台子镇持续推进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在全镇实施亮化提升工程,全面改善乡村照明环境。据统计,该镇共投入资金70余万元,在齐东六路、S242省道等路段安装170余盏路灯,每到夜晚,一盏盏路灯散发出温暖的光,照亮了乡村,也点亮了老百姓的心。
  家门口的公交站点,同样让群众幸福感大幅提升。“像我这个岁数,过去至少得走十几分钟路,现在一出门就是公交站点,这下可真是方便多了。”赵大爷满心欣喜地说。据了解,过去邹平城区通往台子镇的公交线路仅有1辆,公交站点仅覆盖全镇30%的范围,多数群众在终点下车后要步行较长时间才能到家。为方便更多群众出行,台子镇经多方协调,增设双向5个公交站点,覆盖全镇主干道路,打通群众出行的“最后一公里”。
  深化志愿服务擦亮文明“底色”
  志愿服务遍地开花,文明实践润物无声。连日来,“苏沙两长”延时课堂服务点“4点半课堂”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孩子父母都在邹平打工,我们年纪大了也管不上,现在有了这个地方可太好了。”长庄村一名村民高兴地说。为解决辖区少年儿童放学后无人看管的问题,北苏、沙窝、长船、长庄4个村联合组建“七色花”志愿服务队,打造了集儿童阅读空间、幼儿活动场所、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为一体的延时课堂,精心策划手工课堂、阅读、户外游戏等志愿服务活动,为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近年来,台子镇聚焦群众需求,创新志愿服务模式,大力培育“志愿+”服务品牌,把志愿服务活动融入到群众日常生活中,围绕理论宣讲、文明创建、为老为小、移风易俗等主题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绘就民生服务新画卷。截至目前,台子镇志愿者人数共计600余人,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800余场次,受益人群达1万余人次。
  强化乡村治理增添幸福“亮色”
  如今在台子镇,随时能看到网格员穿梭在大街小巷、村头村尾,敲门询问住户信息,低头记录困难诉求,耐心解答村民疑惑,巧妙化解邻里纠纷……该镇以“五安”工程为抓手,聚焦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进一步抓治理、破难题、补短板、防风险,全力推动“心安台子”建设;以一站式矛调中心为平台,打通乡镇、村居、网格三级调解网络,打造“老苏”调解室等特色品牌,精准妥善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全力织密覆盖全域的基层社会治理服务网络。
  此外,台子镇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下的跨村联建积分制基层治理新模式,以北苏、沙窝、长庄、长船4个村作为社会治理示范点,开辟跨村联合治理新格局,进一步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