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经济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支柱,在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循环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近年来,滨州市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潮流,大力培育和发展自建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取得累累硕果。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滨州市自建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累计交易额突破500亿元大关,达到532.34亿元,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同时显著提升了居民生活品质。
多元平台,全面赋能经济发展
目前,滨州市纳入统计监测的本地自建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共11个,涵盖多种类型,而且从服务性质、交易内容到运营主体和分布区域,均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
从平台类型来看,企业集团内部或固定客户之间的电子数据交换(EDI)平台有2个,交易额达280.22亿元;面向社会公众的平台9个,实现交易额252.12亿元。
从服务性质来看,全市有生产服务平台6个,交易额高达531.89亿元,业务范围覆盖设备配件采购、产品销售、货物运输等关键生产环节;生活服务平台5个,实现交易额0.45亿元,涉及医疗、出行、社区团购等民生领域。
在交易内容方面,全市有商品类交易平台7个,交易额523.69亿元,交易商品主要包括铝产品、石油及制品、纺织家纺等当地优势产业产品;服务类交易平台4个,交易额8.65亿元,提供医疗、交通出行、货物运输等服务。
从运营主体来看,我市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运营主体主要为大型企业集团,如京博集团、交运集团、魏桥集团、愉悦集团等,分别拥有3家、2家、2家、1家自建平台。
从分布区域看,平台集中在滨城、博兴、邹平、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等经济体量较大、服务业发达的区域,数量分别为4家、3家、3家、1家。
深度融合,实体经济焕发生机
滨州市自建电商平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和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中,生产服务平台在企业宣传、采购、销售等环节发挥着关键作用。
例如,邹平市的“铝谷网”依托国有投资建立,是当地铝产业的重要公共服务平台。魏桥创业集团、创新集团等大型涉铝企业及上下游企业借助该平台开展原材料及商品的大宗交易,有效促进了铝产业的发展和资源整合。
“京博石化商城”则打造了石油化工企业销售环节的新型商业模式,通过准确统计销售情况、规范定价行为、便利商品展示和企业形象推介,使产品销售更加科学规范,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山东魏桥创业集团的“山东魏桥创业采购网”和“瑞信招标网”分别服务于纺织和铝电板块,通过集中采购标准化配件和技术服务,定期收集采购需求,做好供应商管理和订单跟踪,保障了企业生产的高效运转。
技术驱动,企业降本增效显著
互联网的技术优势在滨州市自建电商平台中得到充分体现,助力企业实现降本增效。
以“瑞信招标网”为例,其仅40余人的运营团队,肩负着魏桥创业集团全年16.2万项铝电设备及配件的采购任务,同时管理2000余家供应商。通过实时集中竞价机制,不仅大幅压缩了采购时间,还降低了采购成本,与第三方平台“京东企业购”相比,部分商品采购价格降低50%以上。
同样,“山东魏桥创业采购网”50余人的采购队伍负责纺织板块机械常用配件和五金杂品的采购,全年完成1.34万项商品采购及订单跟踪服务,管理近千家供应商。
“京博石化商城”凭借仅10余人的运营团队,实现了对2.9万客户的在线管理和维护,保障全年近200亿元电子商务交易的顺利进行,充分彰显了电商平台在提升企业运营效率方面的巨大潜力。
服务升级,居民生活品质提升
在生活服务领域,滨州市自建电商平台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效提升了居民生活品质。尤其是互联网出行和医疗平台的发展,极大提高了服务的可及性。
目前,滨州市已有13家互联网医院,其中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作为三级甲等医院,通过互联网医院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为患者提供预约挂号、在线医疗咨询、网约护士、门诊住院缴费、病历复印、网络订餐等全方位服务。2024年,仅在预约挂号、网约护士、病案邮寄等服务方面,交易额就达到2000余万元,较2023年增长236.7%。
滨州交运集团运营的“滨交运约车”平台整合50余辆客运车辆,提供城际约车、小件捎带等便捷服务,年服务客户超12万人次,营业收入近千万元,实现了业务的大幅增长。
滨州市自建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蓬勃发展,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未来,我市将继续深化平台经济发展,不断拓展应用场景,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品质提升持续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