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邹平讯(通讯员王煜 报道)近日,邹平市台子镇高桥村因农业专业合作社变更事项,需要合作社成员本人到镇便民服务中心进行人脸认证,但合作社成员高先生因病不能到现场办理,又不能熟练操作签名系统,为此,台子镇便民服务中心立即启动延伸上门服务模式,组织中心工作人员、村党支部书记、村帮办员一起上门,为高先生进行人脸认证,顺利完成合作社相关事项变更。
近年来,台子镇全面推进政务服务提速提质,在设施建设、工作效率、服务质量等方面提优赋能,全力打造主动、精准、整体式、智能化的“省心又暖心”政务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让服务群众更上心、业务办理更贴心、来人接待更暖心,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厅通办”让群众“一件事一次办成”
台子镇地处邹平最北部,过去,群众及辖区企业办事不方便。对此,该镇建成便民服务中心,将所有承担为民服务事项的单位全部纳入服务大厅,作为政务咨询、审批服务、投诉建议于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积极推进“一厅办理”,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效能。该中心设置综合受理区、专业受理区等22个服务窗口,同时大厅设有政务服务数字查询公开专区、自助服务区,可实现自助缴纳相关费用,办事群众可通过政务服务专机查询了解各部门业务办理流程、准备材料等。服务大厅开设全省通办和跨省通办窗口,实现“无差别一窗受理”,“一窗受理、一次办好”服务模式为群众提供有速度、有温度的“一站式”帮办加自助便捷服务,实现群众“一件事一次办成”。
聚焦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等难点问题,该中心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推动数字技术与政务服务不断融合,积极通过“爱山东”政务服务平台、审批管理系统等多渠道办理有关营业执照的相关业务,辖区个体工商户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通过网上提交材料办理相关证照业务,智能化便民服务以“数据多跑路”实现了“群众少跑腿”。
■“立体+链条式”帮代办模式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
台子镇把便民利民作为政务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创新服务模式,全面提升基层政务服务品质。台子镇便民服务中心积极构建镇、责任区、村三级联动立体化帮办体系。由站点负责具体业务承办,责任区负责中间督促收集整理,镇便民服务中心负责办理或协调上级办理,统筹开展预约咨询、帮办代办、上门服务等链条式、闭环式帮办服务,全面激活村级便民服务站职能。推动事项下沉,统一制作动态完善服务指南,开展村便民服务站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和政策宣传,让群众就近可办、家门口办、少跑快办。线上线下赋能,依托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爱山东”APP、电子营业执照小程序等,全力推进政务服务“网上办”“掌上办”,使业务办理向标准化、规范化、数字化迈进,提升群众办事的体验感。
该中心积极推广政务服务“百事通”地图,群众可及时了解更多事项的办事场所位置、服务信息、事项要素、事项办理等内容,让群众秒懂政务、轻松办事。完善帮办代办机制,制定帮办代办台账,全面推行首问负责、服务承诺、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预约办理、帮办代办等服务制度,对重点人群及特殊人群主动开展上门服务、定制服务,及时协调解决业务办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让村民足不出户享政策、足不出村办成事。截至目前,台子镇72个行政村实现村级便民服务站全覆盖,现有村级帮办代办人员144名、机关帮办代办人员30名,帮办代办人员承接本村群众所有可以受理事项到镇服务中心办理。
■优化服务便民利企,发展有信心,群众更安心
作为传统农业镇,2024年台子镇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加速跑”,主要得益于全镇高质量政务服务对营商环境的有力支撑。
针对项目引进、推进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重点难题,该镇推动政务服务不断优化、行政效能不断提升,积极组建项目专班,靠前服务、精准发力,紧盯项目开工率、投资完成率、资金到位率、按期竣工率等指标,及时打通堵点、解决问题,确保项目有序高效推进,做到最大程度利企便民。坚持惠企便民理念,全心全意做好“企业吹哨”服务工作,以成就企业家梦想为抓手,为企业发展精准“把脉”,制定“一企一策”服务清单,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加快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全面激发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