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新型工业化的征程,产能转移和产业转型的挑战接踵而至,不少城市都在艰难险阻中摸索前行。滨州市却凭借着坚定的决心和有力的举措,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从2021年的37项全球、全国冠军产品,到2023年的53项,再到2024年的67项,“滨州造”的冠军产品数量持续攀升。这份沉甸甸、金灿灿的成绩单,正是滨州在产业升级、创新驱动发展道路上实现转型突破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滨州市高度重视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通过实施一系列政策举措,为企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在培育冠军产品方面,滨州深入实施制造强市三年攻坚行动,聚焦推动制造业优质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具体而言,滨州从梯度培育、科技创新、优化环境等方面重点发力,构建形成了全生命周期优质企业梯度培育的“滨州模式”。
在梯度培育方面,滨州制定了《滨州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建立了全流程培育体系,对各类优质企业进行分类指导和动态管理。同时,对新增入选专精特新“小巨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的企业给予资金奖励,有效激发了企业的发展活力。
科技创新则是培育冠军产品的核心动力,更是制造业强国的关键支撑。滨州积极培育工业设计中心、“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等科技创新项目,推动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此外,滨州还大力推广智能制造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提升企业的设计及创新能力。
优化发展环境也是滨州培育冠军产品的重要举措。滨州印发实施了《滨州市制造强市三年攻坚行动计划(2023-2025)》《滨州市制造业延链补链强链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等政策文件,全力推动制造业规模总量上台阶、质量效益上水平、企业培育上档次。
此次新增14项冠军产品,是滨州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的阶段性成果。滨州将继续深入实施制造强市战略,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工业经济“三大战役”,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不断优化产业生态,培育更多的冠军产品和冠军企业,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67项冠军产品,不仅是滨州雄厚工业实力的彰显,更是其强大城市竞争力的体现,是“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双向奔赴结出的硕果。期待更多“滨州制造”乃至“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绽放耀眼的光芒,成为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闪亮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