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座家底厚重的实业之城,滨州始终坚持“工业立市、实业强市”不动摇,培育形成了高端铝业、精细化工、智能纺织、食品加工、畜牧水产五大千亿级优势产业集群,入围城市科技创新竞争力百强榜,连续4年入选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全市经济发展稳健向好、进中提质。今年的新春第一会,聚焦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一系列部署,再次释放了推动工业经济做大做强、量质提升的鲜明导向,彰显了市委、市政府持之以恒做大做强实体经济的战略定力。全市上下要用“干就干最好,争就争第一”的十足干劲,锚定“113388”工作体系,坚定方向走在前、锚定目标挑大梁、真抓实干勇争先,坚定不移推动工业经济走在全省前列,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的滨州乐章。
聚焦靶心才能精准发力。事实证明,做大做强工业经济,是滨州贯彻落实“走在前、挑大梁”使命担当的具体行动,是顺应发展大势、立足产业基础、发挥比较优势的必然选择。2024年,滨州纵深推进制造强市三年攻坚,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营收达1.25万亿元,重点新兴产业集群营收达1738亿元,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实现全省“四连冠”;3家企业创成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23家企业荣登中国品牌价值发布榜单,均居全省首位,实现了产业转型焕新图强、向优攀高。雄厚的产业基础,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搭建了广阔舞台,各级要围绕“新”“质”做文章、出实效,坚持传统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特色产业园区化、未来产业协同化,强化产业发展规划引领,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新兴产业扩容增量,持续加快数实融合,创新打造全生命周期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滨州模式”,加快推动工业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既让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也让新兴产业“开花结硕果”,又让特色产业“独木变森林”,还让未来产业“小苗成大树”。
体系推进才能带动整体跃升。工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当前,政策集成效应释放、重大战略叠加发力,为高质量发展带来诸多机遇。但同时也要看到,工业经济运行还面临不少挑战,必须坚持系统思维,建强工作推进体系。要紧盯规上工业增加值、工业营收、工业利润、工业产值、工业技改投资等重点指标,加快实施产值倍增行动、科技攻关行动、品牌故事挖掘行动、技改加力行动、“两业”融合行动、绿色转型行动等行动,充分发挥工业经济指挥部牵头抓总作用,强化运行监测和助企纾困,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投产,纵深推进工业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常态化开展工业经济运行联系服务机制,统筹推进产业绿色化、绿色产业化,深入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培育一批新业态、打造一批新场景,点燃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强引擎”,让工业“压舱石”作用更加坚实。
当前,“走在前、勇争先”已经成为滨州的鲜明标识。全市上下要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延续昂扬向上的干事状态,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在做厚实业家底、做强发展引擎上勇挑重担,抓好2025年首季开局,以“开门好”“开门红”推动滨州工业经济增长稳中有进、提质增效,奋力开创品质滨州建设新局面。